正文 高校設備采購工作廉政風險探討(1 / 3)

資產與設備管理

作者:錢大益 孟兆磊 劉仁霖 柯紅岩

摘 要:從業務流程、製度機製、外部環境等方麵認真分析了高校設備采購過程中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點,結合工作實際對風險點的防治措施進行了詳細探討,並闡述了筆者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高等學校;設備采購;廉政風險;防治措施

為了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加強對預防腐敗工作的規範化、係統化管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全市推進廉政風險防範管理工作。此次廉政風險防範管理主要針對涉及人、財、物等重點單位,實行主動預防和超前防範。高校設備采購部門理所當然列入其中,並且位於高風險崗位。作為身處其位的我們理應從做好本職工作出發,認真思考,分析並做好風險防範。

1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點分析

盡管高校設備采購具有涉及資金量大、階段環節多、波及麵廣、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大、廉政風險點分散等特點,但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點可歸納為業務流程、製度機製、外部環境等3個方麵。

1.1 業務流程

高校的設備采購流程各學校雖有差別,歸納起來基本都包括:采購計劃的論證、采購方式的確定、招標文件的編寫、招標采購合同的簽訂與執行管理等,以上每一流程都存在風險點,從而為不正當商業競爭提供條件。下麵就從以上諸方麵入手分析存在或潛在的風險點。

1.1.1 采購計劃的論證

高校儀器設備經費來源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國家財政性專項經費的投入,二是科研項目購置科研專用儀器設備的經費。後者由於經費來源不一、涉及麵廣、需求零散、數量較大,特別是對擬采購的設備缺乏認真的論證,為廉政風險的產生提供了可能。具體表現為:一是將完整的采購項目或設備分解成幾個獨立的小項目或幾部分,從而使每個小項目與每一部分預算金額達不到公開招標采購限額,規避招標;二是本來是成套設備,強調其特殊性或非標性,進而選擇其他方式采購。如此一來,不但使學校資金效益無法保證,而且增加了采購的商業風險。

1.1.2 采購方式的確定

采購方式的確定是采購招標工作啟動準備,是招標人計劃明確後如何運作的抉擇過程。其風險點主要表現為采購人員出於某種目的,未選擇最合適的采購方式,如應該公開招標但采用邀請招標,將競爭性談判與詢價混為一談;另外,設備使用人或采購者堅持強調所需設備“情況非常緊急”,這樣就可以把本應公開招標采購的設備列入單一來源采購,達到自由選擇設備供應商的目的。其實,這些所謂的“緊急情況”隻是設備使用人或設備采購者的人為因素,其結果就是腐敗現象的滋生。

1.1.3 招標文件的編寫

招標文件的編寫涉及設備使用者與采購者,兩方麵都有可能製造廉政風險。一方麵,高校的設備采購計劃無一例外都是由設備使用教師提出,設備使用者為了保證某個“友好”供應商得到合同,技術指標編寫中關鍵性指標存在排他性條款,致使即使招標廣大設備供應商也不能應約,這樣隻有“朋友”才會提出競標,“朋友”采購圍標等不正當手段,實際上形成了不公平競爭,產生腐敗行為。另一方麵,就是招標人出於某種目的在操作過程中刻意設定投標入門高或低門檻,以確保“意中人”順利進入招標規定程序的情況。

1.1.4 招標采購

其主要風險點表現為采購招標公告不在公開媒介發布,僅在學校內部網上進行公示和通報,或通知個別相熟廠商,造成潛在供應商無法進入;另外,專家評審組名不符實,學校自主采購中,評標、定標不能完全由專家評審組裁定,設備使用者與采購者過多幹預評審過程,甚至招標過程中還會融入競爭性談判而演變成四不像,不依法操作使得公開招標蛻變成自由招標。還有就是采購者和競標者共同參與合謀,有意對競標進行不正確的評估,而與錯誤的競標者簽訂合同。

1.1.5 合同的簽訂與執行管理

此過程的商業風險主要表現有:簽約過程中不認真研究核對招投標文件的條款內容而有意無意地出現規格不詳、配套附件遺漏、違約責任不明等現象,從而導致與中標人簽訂變更招標實質性內容的合同;由於人力物力的限製,招標人對所采購設備的生產過程與到貨驗收環節的監督無法延伸到位,主要由采購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去約束,靠合同供應商的誠心與設備經辦人員的良心來自律,很少有經辦人之外的其他人去認真複核投標產品和實際到貨產品的型號與規格,交付設備的質量或提供服務的質量比合同要求的低。這就越意味著學校資金的浪費,而這種采購行為實質上就是另外一種腐敗行為。

1.2 製度機製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變的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失去製度約束的權利必將導致腐敗。高校製度機製產生的風險點主要表現為管理製度缺失、監督機製乏力、懲處力度不夠、激勵機製失效等。製度包括法律、規章以及政策等;機製是指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簡單地說,機製就是製度加方法或者製度化了的方法。設備采購產生腐敗的根本原因,一是權力失去製度的製衡與約束,二是采購者濫用職權、以權謀私。另外就是雖然出台了一係列規章政策,但在具體運作層麵缺乏對相關規定的詳細解釋,或者沒有操作程序方麵的嚴密規定,監督機製未能有效發揮作用,給個別人員開展尋租行為提供可乘之機。

1.3 外部環境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中,人的功利心理與機會主義行為被放大,雖然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總體水準不斷提高,可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並未得到相應提高。高校工作人員也同常人一樣具有七情六欲,有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與非物質追求。在當下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在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下降的情況下,當腐敗現象不再僅僅表現為個別現象而發展成為群體性活動時,高校設備采購管理人員難免便會有人失足落水。一旦人性的自私性戰勝道德觀的約束,也必定同其他政治經濟領域的掌權者一樣,難以抵製誘惑,就有可能隨波逐流,通過權力來謀取一己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