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般科學的電磁炮與火箭推進器(1 / 2)

首先是主漫遊則武器的問題,車頂大弩因為弓臂過長的問題導致很難進行防護,在戰鬥中很容易被摧毀。但是如果加裝一層厚裝甲,那麼就很難收入車頂,戰場維修就很困難。

苟苛做的第二個嚐試是將js9和47式5.88mm手槍彈各個等比例放大。不過苟苛測試了好幾次,發現放大之後射速和精度都有不同CD的下降,而且沒打幾發就炸膛了。如果想加厚槍膛來增加槍能承受的膛壓來避免炸膛的話,其他零件的位置和尺寸都需要進行調整。可惜苟苛並不是很懂槍械設計,所以做不到,隻好放棄。

果然弄個大口徑槍械並不能單純隻是將各個零件等比例放大,不然重型機槍和突擊步槍也就不用獨立研發了。

不過苟苛很快就想到了另一種解決方式。那就是電磁炮。

這東西的出現時間要比火藥發射的熱武器要晚很多,但限製電磁炮出現的主要技術原因是供電設備小型化技術,然而恰好苟苛最不缺的就是電能供應了。

在理論上,苟苛隻需要提供足夠功率的電線圈,然後用變壓設備將高能蓄電池提供的電流變成超高壓電,然後再在短時間內將電流供應給電磁線圈,電磁場就會在短時間內將彈丸加速至具有沙傷性的速度。

何賀河對此並不太懂,畢竟不在他專業範疇內。

但在小娜的幫助下,苟苛很快就製造出了一個原型,炮口可轉向,能發射直徑20mm、長500mm的鋼製尖頭鐵棒,鐵棒尾部的翼片會在鐵棒射出炮口後彈出,從而起到穩定彈道的作用。

但可惜在實際試射中,炮口初速不足導致鐵棒穿深不足,而且電磁炮的精度也不夠。

經過幾次調整後,苟苛放棄了用自己這種粗工藝來幹精細活的嚐試,而是幹脆就將電磁炮定位成了一件傻大黑粗的武器。

第一件原型電磁炮初速不足是因為旋轉機構限製了電磁場的功率,所以苟苛幹脆就取消了電磁炮的旋轉功能,轉而是將電磁炮安裝在車頭,變成固定炮,大部分炮管都埋在車體內部,隻在射擊時伸出一小截。這種設計極大地增強了漫遊者主武器的防護能力,同時增加了電磁場的加速功率,提高了炮口初速度。

由於電磁炮的部件射擊十分簡陋,精細程度不足,精度很難提上去,所以發射用於遠程狙擊的實心鐵棒的話肯定是不夠要求的。

所以苟苛幹脆將炮口內半徑增加到了三十毫米,用於發射裝有7發15mm包鋼鉛珠的定裝霰彈,或者30mm重型獨頭彈。經過測試,在近距離攻擊敵對載具的時候,兩種裝彈都能擊穿20mm厚的鋼製防護板。但每次發射後在下一次發射前都需要進行二十秒的充能。

再次是移動裝置的問題,漫遊者車胎在數次戰鬥中都被列為重點攻擊的位置,然而就輪胎強度本身,苟苛沒有太多辦法。本來防護最好的是履帶了,可惜苟苛並沒履帶圖紙。

不過作為折中方案。苟苛給輪胎外部加了一層裙護甲。但裙甲會限製輪胎轉向,所以苟苛幹脆取消了轉向輪。而是把漫遊者的六個輪子改成了獨立驅動獨立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