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能的法國人雷米特
1930年世界杯,由於旅途漫長,加上費用的局限,當時的大多數歐洲球隊都選擇放棄參加。參賽的歐洲球隊總計隻剩4支,除了法國之外的其他三個國家都獲得了其領導人的支持,法國卻沒有這樣的待遇,但是他們有一個無所不能的足協主席雷米特。那時候,法國隊的所有隊員都是業餘球員,他們能夠有這麼長時間的假期需要得到雇主的認可。為此,雷米特幾乎動用了自己所有的關係,最終讓法國隊所有隊員和其它歐洲球隊分別乘船趕到了烏拉圭。在長達兩周的路途中,法國人甚至專門發明了船上鍛煉的辦法,這也使得法國隊雖然經曆長途跋涉,卻保持著充沛的體力。
險些錯過世界杯首秀的普拉蒂尼
1976年,世界杯預選賽上法國客場麵對保加利亞。比賽中,普拉蒂尼的任意球和拉孔布的進球使法國隊以2:0領先。隨後保加利亞中場前博內夫扳回一球,接著發生了難以置信的場麵。先是普拉蒂尼禁區內形成單刀被對方門將放倒,當值主裁判蘇格蘭人富特竟拒絕判罰點球,緊接著博內夫一個越位進球居然被判有效,最離譜的是終場前反而判給了保加利亞隊一個莫須有的點球,幸好博內夫罰失點球。三次錯判引發了法國球迷的極大憤怒,當時負責直播的法國電視台解說洛朗德忍不住破口大罵:“富特你就是個混蛋!”這樣的粗口,在電視解說中從來沒有出現過,但最終卻沒有給洛朗德任何的處分。洛朗德的語言雖然過分,卻正好迎合了當時的民意,因為如果博內夫的點球打進,法國隊將會就此無緣世界杯。
史上最無辜的落選球隊西班牙
西班牙隊在1954年瑞士世界杯的預選賽中的命運可謂悲情。當時,西班牙隊和土耳其隊爭奪一張決賽階段的入場券。西班牙隊主場4:1戰勝對手,客場卻0:1告負。雖然西班牙隊在兩回合比賽中以4:2的總比分領先,但國際足聯認為他們應該和土耳其隊在中立地加賽一場。第三場比賽在羅馬進行,兩隊2-2戰平,此時的國際足聯再現昏招,既不參照兩隊3場比賽的總比分,也不讓兩隊點球決勝,反而做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決定:抽簽決定兩隊命運。一個名叫弗蘭克蓋瑪的14歲男孩肩負重任,從一麵鼓中抽簽,決定西班牙和土耳其隊的命運。國際足聯為確保絕對公平,蒙住了蓋瑪的雙眼。他摸索著從鼓中抽出了一支簽,上麵赫然寫著“土耳其”,西班牙隊就這樣被殘酷地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