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尊重孩子生命的自然,而不尊重孩子的感情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父母沒把情感看作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看作是孩子成長中自然流動的一種生命氣息和情緒。
情感本身既美好又純潔,它是孩子長大的一種標誌,也是孩子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需要的一麵鏡子。所以,麵對孩子生命展露出的這份自然,父母若是以不自然的態度和方式去處理,結果就會讓父母和孩子同時陷入到一種對立的困境之中。
對於孩子的早戀,父母要以理性的態度去麵對,以平常心處之,不誇大它的嚴重性,不傷害孩子純真的感情,當然也不可小視它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的不利影響。要多給孩子一份關心,鼓勵他們將眼光放遠,從而走出早戀的迷霧。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對待早戀的孩子?
1.鼓勵孩子坦率地和父母溝通
早戀的孩子基本都怕父母知道他們的戀情,所以一旦父母要和他談有關他早戀的事,他都會持有戒備心理。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談他的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控製自己的焦慮、擔心或者憤怒的情緒,要盡可能地做到心平氣和,像聊天一樣。
假如有可能,父母可以從自己十幾歲的相關經曆談起,然後肯定進入青春期後都可能對異性產生好感,都可能會麵臨如何處理兩性關係的挑戰,然後步入主題,詢問孩子的情感生活。
假如日常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和諧,不經常發生衝突,孩子在父母營造的寬鬆、民主的談話氛圍中,都會說出實情。但父母要注重,讓孩子說出實情不是根本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表達出他的感受、他對他早戀的看法、他對早戀對象的熟悉以及他對未來的設想。
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既有利於父母了解事情發展的程度,全麵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又有利於孩子自己梳理自己的情感和思維。為了讓孩子能大膽地無所顧忌地說,父母一定要內心傾聽,在聽的過程中,不要做出任何評判,即使父母聽到的內容是多麼幼稚和可笑。
2.向孩子表達父母對他的情感生活的憂慮和建議
許多父母害怕孩子早戀的一個根本原因是怕孩子早戀會影響學習。這樣的父母在發現孩子早戀後,就千方百計地想讓孩子明白早戀會影響學習,希望孩子能通過明白這一道理從而放棄早戀。結果,孩子往往是不接受父母放棄早戀的要求,反而認為隻要不影響學習早戀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孩子之所以早戀,一方麵是由於性生理成熟帶來了性心理的變化,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孩子沒有成熟的愛情觀,不能用成熟的愛情觀駕馭自己的情緒情感。所以,孩子早戀了,正是在提醒父母孩子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愛情觀,父母要對其進行教育和指導。父母不能單純從影響學習的角度談孩子的早戀問題。
父母可在表達對孩子學習狀況擔心的同時,表達對孩子情感狀況的憂慮。例如,父母對孩子這樣說:“進入青春期後,每個人都麵臨著處理自己情感問題的挑戰,你這麼快就決定和她確立戀愛關係,是不是快了點?早了點?”“成人在確定戀愛對象時,都會非常慎重、謹慎,你對你們的事情認真考慮過嗎?”“你想過你們的未來嗎?”“成年人戀愛時摟抱、親吻是正常的,我擔心你們交往過密也會有這樣的行為?”“你怎麼看待婚前性行為?你覺得中學生早戀可不可以有性行為,中學生性行為的底線是什麼?”
父母還要給孩子提出建設性意見。例如父母可以這樣說:“你們應該嚐試著保持一種同學間的深厚友誼關係?”“你們需要探討什麼樣的關係不會給你們雙方帶來壓力,對你們雙方都是有益的。”“你們的生活裏隻有你們倆而沒有別的朋友會影響你們個性的健全發展。你們需要商定一下,如何減少你們私下的交往以便使你們有更多的機會結交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