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款黃渤適合你
今年的國慶節,黃渤一人主演三部電影,同樣的檔期,不同的導演不同的搭手不同的題材。喜劇《心花怒放》、動作《痞子英雄2》、文藝《親愛的》,各種題材包圓。有不少影院甚至推出了“黃渤國慶節套票”,因此被大家戲稱為“國慶檔被黃渤承包了”。
類似的撞片隻有“葛大爺”享受過,那是2011年的賀歲檔,葛優主演的《讓子彈飛》、《非誠勿擾》、《趙氏孤兒》同期上映。那一年,這三部片的總票房超過10億元,葛優也成了“葛十億”。
不過葛大爺隨著近年來馮小剛對賀歲檔失去統治力,下一個十億什麼時候到來還是未知數。而黃渤的十億時代,才剛剛開始。
【票房高富帥】
2012年12月,在徐崢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處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出演反派“歪脖子”高博,影片上映5天票房突破3億,創造華語片首周票房紀錄,上映一個月票房達到12億,最終票房12.66億,成為中國電影市場華語片票房冠軍 。
2013年2月,參演周星馳電影《西遊·降魔篇》,電影以12.46億元票房為2013年內地電影全年票房冠軍;同年的另外三部主演的電影《101次求婚》《廚子·戲子·痞子》《無人區》加在一起,四部作品累積票房19.1億元,成為2013年的演員票房王,2013年被媒體稱為“黃渤年”。
回頭看看這些電影,從文藝的角度審視,自然良莠不齊。
像和恨嫁女神林誌玲主演的《101次求婚》,主要是勝在捏準情人節檔期和合理宣傳,本身的角色設定、劇本張力都非常有限,主要依靠黃渤的屌絲氣場和林誌玲的高冷女神對觀眾形成了足夠的觀影預期——影片在宣傳時就已經劇透是屌絲逆襲女神的故事,但架不住觀眾在程式化的情人節裏為電影買單。
不僅僅是這些高票房的電影,包括黃渤這十多年一路扮演的角色,粗粗一看,大半角色都可以用“屌絲”來概括。
為何一個屌絲可以成為呼風喚雨的票房高富帥呢?
【屌絲需要屌絲】
屌絲這個詞,已經無需再進行考據、洗白或者爭論。屌絲是什麼,早已有公論。
早在2012年,《新周刊》的封麵專題“屌絲傳”,已經精確地給出了屌絲的兩大定義—— 從精神勝利到自我矮化。
這兩大定義涵蓋了不同收入、不同社會階層、甚至不同意識形態的各色人等,給大家找到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身份認同基準。如果你隻是很高冷地認為矮窮挫就是屌絲,那你還是關上手機,繼續做忠實多年的《新聞聯播》觀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