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北行之前(三)(2 / 2)

聞言,李乾順不禁大喜,趕忙向傲長風拱手作揖。不過在歡喜之後,他又若有所思地道:“既然傲元帥的抱負是天下大同,那為何不盡快收服金、遼兩國?而漠北韃靼隻是草原遊牧部族,你又何必勞師動眾、千裏北行?”

“這個嘛......李太師有所不知啊!”

李乾順問完,傲長風便耐心地答道:“金、遼兩國疆土龐大、人口眾多,尤其大金更是軍力非凡,我大宋若想將二者收服,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漠北韃靼雖然看似與世無爭,但不出幾十年,他們便有一統天下之力!”

“啊!他們竟能一統天下?”

“不錯!”

李乾順聞言大驚,傲長風則繼續解釋道:“以我的估算,韃靼各部將在八十多年後建國,國稱蒙古。而到那時,蒙古鐵騎也將橫掃天下,再無敵手!”

“蒙古?難道......就是他們會滅我黨項一族?”

“嗯......”

雖然隻是傲長風的預言,但李乾順卻不敢不信,因為他此刻才終於想通,原來傲長風特意叫他一起北上,竟是為了讓他親眼看到未來的敵人。

於是,在得到傲長風肯定的答複後,李乾順便馬上又問道:“既然韃靼猶如沉睡猛虎,那傲元帥為何還要與他們結盟?而且養虎為患乃是大忌,我們何不趁早將其根除?”

“李太師言之有理,所以我才帶上了十萬大軍啊!不過......”

李乾順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傲長風卻輕鬆地微笑道:“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韃靼還遠非日後的蒙古,我又怎麼能妄起刀兵呢?更何況古人有雲先禮後兵,我們當然先要以德服人才是!”

“以德服人?這......隻怕不是易事吧?”

對於傲長風以德服人的“策略”,李乾順這次卻沒有選擇認同。而且在深思熟慮了一番後,他便提出自己的見解道:“韃靼一族世代居於草原,除了遊牧狩獵之外,根本沒有受過聖人教化。而傲元帥與他們談品論德,這不是......這不是對牛彈琴、空費力氣嗎?”

“哈哈哈......李太師!你......你真是多慮啦!”

李乾順剛剛說完,傲長風便放聲大笑道:“李太師啊!我說的‘以德服人’可不是什麼孔孟之道......來來來!你看看大營中的那十幾輛馬車,那車上裝的可都是綾羅綢緞、金銀珠寶呀!”

“什麼!!!你竟然是想收買他們?難道......你就不怕他們貪得無厭嗎?”

隨著傲長風伸手一指,李乾順看到馬車的同時也立刻恍然大悟,而傲長風笑容不減,仍舊十分自信地道:“韃靼人有沒有讀過聖賢之書,我根本不在乎,可隻要他們講信義,這些財寶我就通通送給他們。而若是有人貪得無厭,又不守道義,那麼管他是不是猛虎,我十萬大軍都能讓他乖乖變綿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