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蔡京按耐不住,悄悄轉頭對身後的幾位官員使了使眼色。
得到蔡京示意,其中一位中年大臣走出班列,對趙佶躬身道:“臣王黼,有事啟奏陛下。”
這個王黼何許人也,傲長風是知道的。他現任禦史中丞,翰林學士,與蔡京、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五人勾結一氣、同流合汙。後世稱這六人為“北宋六賊”,乃大大的奸臣。
趙佶見他出列,問道:“王愛卿有何事奏上?”
王黼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封長風真人為護國天師不妥。”
“哦?那你倒給朕說說看,到底有何不妥啊?”趙佶皺眉,語氣不善。
王黼見趙佶似乎對自己出言不滿,心中忐忑不安,但又偏頭看到蔡京尖銳的眼神,隻得硬著頭皮道:“我大宋自太祖皇帝立國以來,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曆代先帝也是勵精圖治、恩澤八方,乃至如今四海升平、百姓歸心。多年來,雖佛道兩教盛行,諸多有道高人被朝廷奉為上賓,但從未有出仕為官之先例,更無護國天師一說……況且,太子太保、開府儀同三司乃朝廷一品大員,曆代無不是德高望重、功於社稷之人才可居之。長風真人雖道法高深,卻年紀尚輕,隻怕難以服眾。故,臣以為不妥。”
王黼說完,趙佶臉色十分難看,剛欲開口斥罵,卻聽傲長風道:“陛下,不知貧道可否說上幾句?”
趙佶先瞪了一眼王黼,然後便向傲長風點頭道:“天師請講!”
“謝陛下!”
傲長風手持拂塵,走至王黼身前,盯著他道:“貧道有幾事不明,還望王大人賜教!”
“不敢當,不敢當,真人請說!”王黼有些不敢與傲長風對視。
“好!”
傲長風緩緩道:“貧道雖是方外之人,但對當今天下大勢也略知一二。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北方契丹數次南侵,燒殺搶掠,邊關百姓苦不堪言。我大宋泱泱大國,卻每次兵敗如山倒,至今仍年年進貢、歲歲稱臣。不知王大人所言之國泰民安,是否妥當啊?”
“這……”王黼低頭,苦思應對之言。
傲長風也不等他回答,繼續道:“自春秋戰國伊始,北方蠻夷一直是曆朝曆代之疾患,王大人乃文臣而非武將,答不出來也無可厚非……但貧道再問王大人,如今江南百姓民不聊生,方臘等人更是聚眾造反,大人講的四海升平、百姓歸心,又是否妥當啊?”
“這……這……”王黼方寸大亂,額頭已經出汗。
傲長風笑了笑:“貧道年紀不大,正如王大人所說,德行淺薄、名聲不顯,也無功績於江山社稷,也許是難當這朝廷一品大員之職……但王大人除了年歲稍長,卻身居禦史中丞,翰林學士,更是加封太傅銜。不知大人據此高位,憑得是何德何功啊?……貧道曆世不久,到達京城更是隻有兩三日,但卻聽說王大人府上金銀堆積如山,四方水陸珍異之物數不勝數啊!……”
傲長風還沒說完,王黼便已大驚失色。他連忙跪下,朝趙佶不住磕頭:“陛下,臣冤枉啊!這……這些都是市井流言,請陛下明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