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治不該冷冰冰板著臉(1 / 1)

政治不該冷冰冰板著臉

前麵

回音

2012年12月5日 | 第33期 | 總第110期封麵

@小五要開心:一次在機場候機無聊買了本《博客天下》,沒想到還不錯,現在去師大上課,時常買本看看,哈哈。

編輯回應:“沒想到還不錯”,這幾個字聽起來很像是一個不被看好的人突然來了一次超水平發揮,讓旁觀者頗感意外。不過我們還是很喜歡這樣的評價,雖然在你拿起雜誌的那一刻有被你低估的嫌疑。另外,這世上有很多偉大的緣分最初都是從偶遇開始的,我們沒有擦肩而過。

@孫聞在:《博客天下》關鍵詞的做法挺喜歡,內容這兩期也看著不錯,但畢竟才看了幾期,不夠知根知底。

編輯回應:關鍵詞的創意來源於我們想從一些看似不相關的新聞、話題或人物中找出它們的關聯,可能是一種現象,也可能是一種感覺。當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居然也能被湊在一起時,通常會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觀感。最後謝謝你對本刊的褒獎,不過鑒於你還“不夠知根知底”,建議你接著看。

@黃圍膊:飯後無聊一定要翻看《博客天下》,真是一本消食解酒放鬆解乏的好雜誌。

編輯回應:你衡量一本雜誌好壞的標準很特別。是否能“消食解酒”,我們沒做過測試,但在“放鬆解乏”這塊兒,我們還是很自信的。

來信

政治不該冷冰冰板著臉

12月9日,我應邀參加了《國家發展戰略研究叢書》的新聞發布會,在如此高規格的研討會上,幾位與會學者發言時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新常委們的“小細節”,即他們帶來的新話風、新文風和新作風。

一位學者認為“話語模式腐敗”也是“官員腐敗”的重要體現,而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改造官員話語體係”迫在眉睫。這與最近一期《博客天下》的封麵專題“新常委治官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幾乎不謀而合。

從輿論學的角度看,作為政治家,履新之初,公開場所的第一次亮相,亮相時的第一句話,上任後出行的第一個地點,都會引起公眾和輿論的極大關注,因為這些“第一次”都不是偶然,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在向外界傳達某種政治風向。

不久前,中央黨校副校長陳寶生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提出改進“意識形態工作”,包括“話語體係”,他表示“話語體係的背後,實質上是執政姿態與執政理念的反映。當政治語言與生活語言大體接近,共識也能在官方與民間的貫通中建立”。

現實中,關於官員,有“雷話”“佳話”之分,關於官場,有“民間輿論場”“官場輿論場”之別,這種民間的區分,其實已經凸顯出“官話”的畸形發展在撕裂政治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而新的“官話”,無疑在彰顯著新的執政姿態與執政理念。

文以載道,言為心聲。政治不該是冷冰冰的,不該是板著臉的,不該是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打破“官話腐敗”,才可能讓政治溫暖起來。當然,行勝於言,真正衡量政治的,不僅看說了什麼,更看幹了什麼,幹得怎樣。

(高明勇 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