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的計劃很簡單,也很致命。早在巴德巴盆地之戰前當他得到華沙聯盟背後站著的是以中大陸外圍西北區的迪克帝國時,他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停戰。不過停戰歸停戰,斬草不除根這種做法所帶領的危害不用別人說孫林都知道,而孫林同樣知道日不落一方到時候最多對華沙聯盟隻能做出經濟上的封鎖,消滅華沙聯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時候,孫林再次想到的馬爾斯帝國。
本來按照計劃,孫林在打敗來犯的華沙聯盟軍隊後,會分成兩變各9萬人的兩路隊伍,由裏奧與自己率領這兩支部隊分別進攻桑多納與貝樂爾堡壘,因為在最初計劃中孫林僅僅隻是希望拿下這兩座為華沙聯盟訓練精銳部隊的堡壘就可以了,隨後孫林會將自己所率領的這支9萬人部隊拆成兩半,一半留下了防守,而另一半則在亨利的率領下向馬爾斯部隊移動,至於裏奧那邊也會分出一半向夜庫北城移動,憑時機而行動。
不過孫林沒有想到的是,鮑比那支騎兵部隊居然回來的時間會那麼剛好,並在巴德巴盆地出口處碰見了有序向後撤退的華沙聯盟部隊,由於最先撤退的是華沙弩兵部隊,而後方重步兵距離弩兵之間又有一段距離。所以鮑比直接下令讓麾下3萬騎兵對這支對他們來說,是來搶回其戰利品的華沙部隊發動全麵衝鋒(那時的鮑比並不知道巴德巴已經劃入了日不落帝國的版圖啊,而當時的鮑比在回來的路上也有碰見華沙集團部隊並為了保護戰利品與其交戰,雖然驚訝眼前這支向他們快速移動而來的華沙部隊人數居然有如此之多,但想到最後是最難的這個道理的鮑比對此也沒有想太多)。
結果孫林原本認為逃走會回防桑多納、貝樂爾、葉庫等城的華沙聯盟士兵居然被3萬突然加入的日不落重騎兵部隊殺的哭天喊地,而巴德巴盆地路口由都是平原,不但無法躲避而且還是騎兵部隊大展身手的好地方,最終逃過日不落鐵蹄的沒多少個,而能回防兩堡壘的華沙士兵更是沒超過萬位。至於最初撤離戰場的華沙重騎兵在一定程度上屬於貴族兵加雇傭兵的混合體,沒有所謂的組織紀律性,期盼在指揮官陣亡的情況下讓他們回防兩堡壘更是比登天還難。這樣的結果最終導致了華沙內領麵向日不落軍隊一方的所有防線雖有卻無人守,等同於虛設,使得富有野心的孫林突然決定將最初的“兩路並行、勝後開花”的計劃改為了賭博般的6路覆滅華沙的計劃,可這計劃卻又在迪克使團出現後被打亂了。
不得已孫林又在此啟動的最初計劃,雖然相比起最初計劃,前去幫助馬爾斯帝國的日不落士兵少了近1萬多。不過哈特堡戰局的變化卻彌補了兵力不足這一點。當9月10日早丹特將軍懷中複雜的心情率領迪克帝國使團成員前往市政廳與日不落外交官團隊進行談判,心中還期盼著那支日不落部隊還未進攻哈特堡時,被丹特將軍所惦記著的那支日不落部隊卻在機緣巧合下完成了一次奇襲,他們居然繞道了哈特堡的後方,而隊伍的使者也已經見到了馬爾斯皇帝刀疤者克裏伯德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