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永安城的街道(2 / 2)

千亦並不是要算命。

雖然把這攤位上掛著“醫”字的布匹改成“仙人指路”,便像極了一個算命先生的攤子,但——

這已經是千亦能想出表明自己醫者身份辦法的極致。

少年昨夜遇見陸象山,看見那句話,心中的種子如遇春風般,迅速的發芽,可惜,春風是抓不住的,千亦除了心似懶懶在抓以外,沒有更多的感受。

請教那老人時,那老人卻道:“月水相依,心境所致,隻是緣分剛好。老夫已見,癡兒何故不明?”

僅僅涉世四十來天的千亦,如何見過這等前一句還說人話,下一句就成鬼話之人?茫然中好在明白對方沒有告訴自己,並不是以後也不告訴,或許是緣分不夠?

竹濤陣陣中,千亦站在林間,想了一夜。

當然,他並不是在想老人話裏的意思,也並沒有打算深究那抓不住的感覺,他是在想怎麼賺錢,怎麼交上那一大堆的學費、書本費、住宿費、餐飲費……然後他才能留在有容國院,弄清事情的真相。

三年住在大宅,七年居於深山,還有七年則是在邊關殺敵的千亦,賺錢的方式隻有打獵、殺妖。

盡管百川界似乎獸不少,但那應該和懶懶一樣,屬於靈獸,區別於妖,不能殺。而外麵的京都城山上那點野獸殺了似乎還不夠自己的幾頓飯錢,也隻有作罷。

苦思冥想,千亦最後決定——去問君慎獨。

已然是深夜時分,正在挑燈夜讀的年輕儒生,聽到千亦這個問題,露出一個奇怪的笑容,但並沒有阻止,而是認真的分析千亦的條件,幫忙出謀劃策。

商量許久,兩人最後一致決定——擺攤行醫。

其實千亦不知,君慎獨固然比他涉世深些,隻是都是十幾歲的少年,深又能深到哪裏去,雖然方法是確定了,但怎麼擺?擺到何處?擺成什麼樣子?什麼時候擺?卻是一概未曾說明。

千亦那時已吃過君慎獨溫在鍋裏的蓮藕排骨湯,和懶懶啃著饅頭,往百川界外而去。

憑借著昨日吃包子時街市的位置,千亦隨意選擇了一個十字街口,搬了一個不知是誰放在那兒的桌子,又將就著桌上的布,在上麵寫了一個“醫”字,將之豎了起來。最後看了看極為空曠的桌麵,於是解下腰間的雁翎刀,放在桌上。

這副模樣當然是千亦經過二十四城時,受到見人就喊“這位小哥,你烏雲蓋頂,印堂發黑”的算命先生的熏陶所致,他並不覺得有何不妥,甚至頗為滿意。

卯時三刻,天色漸亮,東方的天空,一片片霞雲如彩蝶翩躚而起,飛舞在山頭。

笙歌一夜的永安城,寂靜一夜的永安街道,開始三三兩兩的有人出現,不過大都是忙碌的商販,無人在意千亦的攤位。

這時,街道的盡頭,一個穿著灰衣布裙,頭上插著一支木簪的少女,推著一輛小車走來。

她走到千亦身邊停下,微微喘息,擦汗,然後——

望見千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