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皇上的傳旨大臣就在門外求見。”
韓世忠這些天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本來起家之路就是靠著跟金人抗衡和對抗西夏立下種種汗馬功勞才回有今天的地步,成為受萬人敬仰的大將軍,好日子沒有長久南宋的王朝建立起來穩定了,皇帝不但不想著怎麼樣把金人趕出中原還一心要跟金人罷戰議和。
因為這樣韓世忠和高宗趙構爭吵了多次,最後都是不了了之沒有說服趙構的韓世忠也隨口找了個借口外調,他這一開口不打緊正好合了趙構的心意,二話不說就批準了。
如果是別人幹這樣明目張膽的跟高宗趙構爭吵,估計早就被拉出去砍了。對於韓世忠高宗趙構心裏還是很感激的,當初就是韓世忠帶人救過他一命,換句話說沒有韓世忠也就沒有今天的南宋,自私一點就是沒有他今天的南宋王國,所以不管是韓世忠在朝堂上怎麼辱罵他都忍住心中的怒火不發、
“陛下傳聖旨了,有沒有說是什麼事情。”
韓世忠想了想開口詢問,,這也難怪了他外調高宗也就是意思意思嘴上說什麼時候在外邊呆膩了,隨時都可以回來。可是這都有年頭了吧。他不要說會臨安了,恐怕連高宗的一道問候聖旨都沒有收到過一道,今天倒好了不知道什麼風把上麵的那位想起了他這個老臣。
他的心裏很是不舒服,
“這個倒是沒有,老爺我們還是趕緊出門迎接一下吧。”
往往這種事情都是管家在旁邊提醒著,今天也不例外提醒韓世忠的是他的老管家跟著他有小二十年了對於他可以說是忠心耿耿,老管家害怕倔強的主人得罪了欽差大臣,這可是比得罪高宗趙構還要嚴重的事情。畢竟閻王好過小鬼難纏,隻要欽差大臣回去在高宗的耳邊吹吹風他家老爺一定不會有好日子過。
“沒說什麼事情,不見,不見。”
韓世忠一句不見,算是大發了門外的欽差大臣。
老管家也不敢停留,小跑出去跟欽差大臣問話。主人的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確了,他就是不見高宗遣派來的欽差大臣、既然韓世忠這個當家的都說了不見了,他一個小小管事還能扭轉局麵不成。
傳旨大臣是以為年過中旬的翰林,一般這種事情不是翰林學士幹的活,不過高宗他也管不了這麼多了。有句話說得好時間就是金錢,他為了能夠節約寶貴的時間命令翰林院擬好聖旨之後直接派人去找韓世忠,所以這個苦差事就直接交給了翰林院。
“老管家,怎麼樣韓將軍什麼時候出來迎接聖旨。”
翰林院出來的人都是文臣,還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絕世文臣,他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文卷古籍很少有出現在朝堂上向秦檜那種弄臣。外界打交道也不會拐彎抹角,看到老管家出來上前直接詢問。
“欽差大臣,我家老爺的脾氣老奴跟了二十來年還是非常清楚的,老爺他說了不會出現迎接聖旨。”
“這怎麼能行啊,老管家你能不能進去勸勸韓老將軍,這次陛下有重要的任務交給韓將軍去辦他老人家不出來接旨,我也沒有辦法回去交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