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宗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他跟南宋議和把大片的土地歸還給漢人,讓他們去種植然後種出來的糧食最後還是落入到他們金人的手裏,每年二十五萬兩白銀那個不是小數目,還有另外的絲絹二十五萬匹這樣等於是漢人來供養他們金人、辛苦一年的漢人除了吃喝的糧食之外不會再有餘糧,至於會不會有災汗之年就跟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反正隻要他們的金銀不少就行了。
王上,下臣建議給南宋一個警告,當初議和之事就是南宋皇帝求著議和的,陛下仁慈不願意再造殺孽不想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同樣了議和,當時的條件講得清清楚楚現在土地歸還了他們難道想要反悔不成。
完顏宗弼一直以來就把嶽飛當做此生最大的敵人,當初議和條件上有嶽飛必死這一條他也同意,如果說把河南陝西這兩塊土地歸還給南宋他還不太理解,為什麼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方要再次拱手相讓。
如果說他們女真族人不懂得如何種地,也沒有任何的關係。在這兩個地界上有太多的漢人,隻要給他們土地每年向國庫裏上交一定的糧食就行了,現在看來他才知道叔父的決定是英明的,這也是一個緩兵之計隻要嶽飛一死南宋將再無能對他構成威脅的敵人。
在朝堂之上有一個官員,眼睛一跳,這是要趕盡殺絕啊。其他人或許沒有看出來這裏邊的道道,但是他清楚如果嶽飛一死去那南宋再無翻身之日,到那時等待他們的就隻有被金人的鐵騎踏平,這個人就是吳激。
啟奏陛下,下臣有事要奏、根據可靠情報南宋已經把嶽飛罷免,現在的嶽飛隻是一介草民,難道他還能夠威脅到我們大金朝的未來嗎。
吳激這也算是變相的為嶽飛求情,他不知道大金的皇帝陛下會不會因此龍顏大怒罷黜他的官職是小,萬一因此再給他安上一個什麼什麼罪名拉出去砍頭他就得不償失了。
不管怎麼樣他還是站了出來,現在他的在學一位古人臥薪嚐膽期待有朝一日,大宋的軍隊如同天兵一般從天而降解救他們這些身處異鄉的子民想要期待大宋軍隊的到來,嶽飛這位大宋元帥是唯一的關鍵,這些年他也看清楚了能夠給金人製造麻煩的恐怕也就嶽飛嶽元帥一個人了,如果南宋的皇帝真的因此殺死嶽飛嶽元帥那他期待的大宋軍隊還能到來嗎,他臥薪嚐膽的計劃不就是成了南柯一夢。
“吳大人,嶽飛是南宋抗金的支柱,如果他活在世上一日南宋對我大金的抵擋就一日不怵,這樣的危害你難道希望他能夠留下來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是南宋派來的奸細呢,真的不知道你安的什麼心。”
因為蔡鬆年的原因他的主子完顏宗弼遭到了口頭上的攻擊,或許因此在大金朝的皇帝眼中失勢。所以這個時候蔡鬆年趕緊站出來也算是給自己主子維持維持,誰都知道嶽飛跟他的主子完顏宗弼是天生的敵人,要是能夠除掉嶽飛拿下南宋是時間問題。等到那個時候完顏宗弼率領大軍攻下南宋是功不可沒,對於金朝未來帝王的位子就更加近一步了。
“蔡大人,這話你說的就不對了。我不過是說一下嶽飛已經被南宋皇帝貶回老家了,怎麼就成了南宋的奸細,你要是不說出個子午醜來我跟你沒完。”
一直以來吳激都看不起蔡鬆年這樣的人,明明就是一個漢人好好的日子不過每天就知道對著上司溜須拍馬,雖說北宋滅亡了他們都是亡國之臣人在屋簷下不得比低頭。
是,低頭可以,但是起碼咱得有做人的底線吧!為了一份養家糊口的職業連國恥大辱都忘記了嗎。不單是吳激其他漢人官員也都是緊鄒眉頭,表現輕微的都還是麵色不悅。他們在這個朝堂上雖說沒有太大的說話權,可是大家擰起一股繩來也是一個不小的力量。正是因為知道這些,他們都是很團結的生活在一個圈子裏。
大家都知道蔡鬆年是完顏宗弼一方的人,今天他的表現嚴重的在朝中留下深刻的不好印象。很多的人都尋思著退朝之後是不是搭線去跟大王子完顏宗峻接觸接觸。
隻要是還有一點良知的漢人,都不會希望大金朝落入到完顏宗弼的手裏,至少現在看來大王子完顏宗峻沒有完顏兀術那麼。的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