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孕前營養新知(1 / 3)

孕前飲食,為完美懷孕提供最佳“孕”力

為了保證母親和寶寶的健康,夫妻雙方必須從準備受孕時就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書的標準,做到膳食平衡就可以了。飲食營養好,不僅可以保證準爸爸準媽媽的身體健康,還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好處。因此,夫妻雙方應注意飲食營養,使身體處於較佳的狀態,為優生作好準備。

1.孕前加強營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懷孕初期的3個月,胎寶寶的心、肝、腸和腎等器官都已分化完畢,並初具規模,而且大腦迅速發育。因此,在這一關鍵時期,胎寶寶必須從母體內獲得足夠而豐富的營養,特別是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物質一旦不足,就會妨礙胎寶寶的正常發育。然而,懷孕初期的3個月,通常是妊娠反應最明顯的時期,約有半數的準媽媽會出現惡心、嘔吐、不想進食等早孕反應,從而大大影響了營養的攝取。因此,懷孕早期胎兒的營養來源,很大部分需要依靠準媽媽體內原有的儲備,即孕前的飲食。

有很多營養可以提前攝取,並在人體內儲存相當長時間。比如,脂肪在人體內的儲存時間達20~40天,維生素A能儲存3~12個月,鐵能儲存4個月,鈣能儲存8個月,碘能儲存3年多,這就為在孕前攝取營養、為懷孕作好準備創造了有利條件。

實踐證明,寶寶的健康狀況與母親的孕前營養狀況明顯相關。那些孕前營養狀況好的準媽媽所生的寶寶,不僅體重符合標準,健康狀況良好,而且抵抗力強,患病率較低。另外,這對寶寶學齡期的大腦發育也會產生影響。

因此,無論是從準媽媽早期營養需要還是從某些營養素的儲存時間來看,每一位打算懷孕的準媽媽都應在孕前加強營養,這對優生大有益處。

2.孕前飲食營養的要求

(1)注意合理營養,平衡膳食

自然界中有多種多樣的食物,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因此食物要盡可能多樣化,各類食物的搭配要合理,既不能不足,也不可過剩,進食量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營養需要。

(2)保證充足的熱能

在正常成人每天所需的2200千卡基礎上,再加約470千卡,以供給性生活的消耗,同時為受孕積蓄一部分能量。

(3)適當補充葉酸

孕期缺乏葉酸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孕前和孕早期補充葉酸可有效預防胎兒畸形的發生。

(4)保證充足的蛋白質和脂肪

男女雙方每天攝取的優質蛋白質應為80~100克,這樣才能保證受精卵的正常發育。增加優質脂肪酸的攝入對懷孕有益。

(5)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如玉米、黃米、豆腐幹、腐竹、毛豆、紅薯、黃花菜、桑椹、核桃、葵花子等。維生素E能增強生殖能力,促進其他營養素的合成及利用,具有保護人體健康的功能。

(6)充足的無機鹽、微量元素和鈣、鋅、銅等營養成分

這些營養素在人體構成骨骼、製造血液、提高智力、維持體內代謝平衡等方麵起著重要作用,並有利於精子與卵子的發育。

(7)多吃一些含鋅豐富的食物

鋅對於精子和卵子的形成非常重要,鋅缺乏會降低精子的質量。準備懷孕的夫婦,應注意進食一些含鋅高的食物。生育過畸形兒的女性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硫酸鋅、醋酸鋅。

3.如何做好孕前營養儲備

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進行營養儲備、儲備多少營養、儲備哪些營養素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