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孩子還要知道,午飯時間、午休時間、晚飯時間、晚上休息時間都屬於“不閑”的時段,要盡量避免在這些時段打電話給別人或登門拜訪。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去購買東西,或去銀行、郵局等地方辦事,要懂得排隊。排隊不僅僅是保障公共秩序,也能讓工作人員有時間、有精力挨個接待客人。孩子要懂得察言觀色,如果工作人員還沒有接待完別人,就不要提出自己的請求,以免給對方的工作帶來不便。
說到“人不安,勿話擾”,孩子要知道,這裏的“安”是身安和心安的意思。如果去拜訪病人,就要知道對方最需要的是休息,簡單問候之後就要離開,不要高聲暢談,更不要說一些讓病人喪失信心的話。即使對方得的是不治之症,孩子也要懂得說積極正麵的話,使病人聽了,充滿與病魔抗爭的信心。
如果父母、長輩、同學、朋友心情不好,孩子可以適當地進行勸導;如果他們想安靜一會兒,就要默默走開,不要再打擾他們。
如果對方心裏因什麼事情而不安,孩子的勸解一定要起到安撫作用,而不是煽風點火地讓對方更加不安。比如,同學因考試失利而難受,孩子要說:“別多想了,已經考完了,繼續努力吧!”而不是說:“今天,你回家肯定躲不了一場暴風驟雨,這下你可慘了。”
所以,做到真正為他人考慮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但隻要孩子願意去做,總會因常常播撒“愛”而讓人感到溫暖。
當遭到拒絕時,孩子能不能保持好心態?當別人打擾孩子時,他該如何應對?
有時,孩子以為人家有空,就去請求幫助,或者在不知道對方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去打擾,此時,他很容易遭到拒絕,他不能說:“不幫算了,有什麼了不起!”更不能纏著對方說:“哎呀,就陪我聊一會兒吧!”而是要說:“那您先忙,不好意思,打擾了!”“您先好好休息,有空我們再聊!如果有什麼需要,就告訴我。”
這樣知書達理、善解人意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另外,當孩子被打擾時,要酌情靈活應對。如果自己沒一點空或者情緒極度不好,就要說:“不好意思,我現在很忙,等忙完了,我再幫你。”或者“我需要靜靜休息一下,請您理解。”如果對方因此不高興,也不要自責,因為這樣總比帶著焦躁的、不情願的心情去實施幫助的好。
當然,如果孩子覺得暫停手邊的事抽空幫助對方沒有妨礙,那麼就不要吝嗇,而要無私奉獻自己的才能,這就是落實“己有能,勿自私”的教誨。所以,孩子要做到盡量不打擾別人,但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自己要懂得酌情處理。
我們也要讓孩子明白,所有的教誨都不是死板的,“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是讓孩子在通常情況不要給他人添麻煩,但是當遇到緊急事件或關乎生命財產安全等大事的時候,就不能顧及對方忙不忙,要及時上報,及時求救,避免更大的災禍發生。
教子箴言
我們在生活中也許會碰到一些喜歡麻煩別人的人,他們不分時間,不分事情大小,不管別人有沒有空,都會提出請求。我們接到他們的電話、看到他們的身影,可能都會難受,因為感覺他們又來“找麻煩”了。既然我們有這樣的感受,就千萬別做這樣的人,也別讓孩子成為這樣的人。落實這句教誨,讓孩子具備感同身受的能力,孩子便會因能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而成為受人尊敬、讓人喜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