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盡心、盡能為民服務五十年(1 / 2)

盡心、盡能為民服務五十年

論壇

作者:黃雲海 劉虎

30年,從青春弱冠到年逾不惑,他把人生最美的年華獻給了平凡而又艱苦的基層農技推廣工作;30年,從鄉鎮畜牧獸醫技術員到縣動物疫控中心主任,他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期基層農技幹部的崇高情懷。他,就是當塗縣動物疫病預防與控製中心主任劉虎。

劉虎,男,1965年4月出生在當塗縣城郊的一個幹部家庭,1981年考取安農皖北分院畜牧獸醫係獸醫專業。1985年7月分配到當塗縣畜牧獸醫站工作。30年來,他始終戰鬥在畜牧生產服務第一線,組織培訓、接受谘詢、上門指導,手把手教養殖戶生產技術和疫病診斷防控技術,和近千名養殖戶結對,與他們常年保持聯係。十幾年來,他年服務基層天數達200餘天,考核等次都是合格以上,並多次為優秀等次。他曾是縣第十次、第十二次黨代表;被評為馬鞍山市“畜禽”行業農業科技首席專家;還曾獲得省畜牧獸醫學會“安泰杯”畜牧獸醫科技貢獻獎。他為我縣畜禽規模養殖和農技推廣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一、心係農村,做農民致富的“帶頭人”

經過四年的刻苦學習,1985年7月,20歲的劉虎以優異的成績從安農皖北分院獸醫專業畢業,回到了故鄉的懷抱。他認為他的專業出路在農村,他願以所學為家鄉的農民服務。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改行致富的機會很多,但兩段農村工作經曆使他和農村、農民結下不解之緣,決心從事農技推廣工作。第一次下鄉在鄉獸醫站工作了5年。5年裏,他每天起早貪黑、走村竄戶為鄉親們家畜家禽診病看病。在工作中,他認識到動物養殖隻有形成規模才能出效益。他就自建孵化室,帶領群眾開展小規模養殖,提高群眾科學養殖意識。隨著接觸的增多,農村的群眾也都喜歡上這個城裏來的“動物醫生”,他也同樣喜歡上農村這片廣闊的土地。第二次下鄉作為村黨支部書記工作3年,到村裏工作後,他看到剛剛解決溫飽的農民,沒有更多的致富本領。就想到可以利用畜禽規模養殖為當地村民創造財富,他親自帶頭養殖土雞6000隻、豬50頭,把自己多年積累的養殖技術說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並鼓勵有誌群眾積極參與進來。殘疾農民唐宏保一家三口,勞動力不強、資金不足。當他表示想搞養殖時,劉虎就幫助他製定了3000隻土雞養殖方案,並多次上門指導,還拿出1500元支持。經過幾年的發展,他所在的村共發展規模畜禽養殖戶20多戶。

二、言傳身教,做養殖戶的“貼心人”

每當手機鈴聲“路放的生命”響起,老劉就來了精神,這是他為谘詢服務特設的手機鈴聲。“我是當塗獸醫站老劉,有事請講”。“老劉”是廣大養殖戶對劉虎的稱呼,他也很享受這個招牌樣的稱謂,很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