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農村檔案工作的現狀與發展(1 / 2)

淺談農村檔案工作的現狀與發展

前沿

作者:何雲芳

[中圖分類號] G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7-0001-01

農村檔案工作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檔案真實記錄了農村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權建設的全過程,是科學、有序開展農村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加強農村檔案工作,對於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維護農民權益和農村社會穩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農村檔案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探討農村檔案工作如何發展。

農村檔案工作的發展,要以涉農部門、鎮、村檔案為基礎,圍繞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為中心,以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為目標,建成農業科技檔案、鄉鎮檔案、村委會檔案、農產品加工企業檔案、專業戶檔案、農民專業合作社檔案等全麵發展的檔案管理模式,為農村穩定和經濟增長發揮應有作用。

一、我區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現狀

1.近年來,我區農村檔案工作基礎較為紮實。目前,全區18個鎮機關建檔率達100%,大部分鎮機關已建成數字檔案室,已有3個鎮檔案工作達到了三星級規範,其他15個鎮於2014年正在積極申報創建三星級規範,區委、區政府已將這項工作列為全區特色重點工作加以推進。同時,各鎮國土所、財政所、農業服務中心(農經)、農村商業銀行等基層涉農檔案室已大部分達到了三星級規範,全區已有40多個村級檔案室達到二星級規範,並且有幾個村檔案室達到三星級規範。

2.建檔單位基本上達到了檔案工作有分管領導、有具體檔案工作人員、有規章製度、有庫房或裝具、檔案實現了規範化統一管理的目標。

3.檔案種類和載體已由單一的會計、文書檔案向文書、會計、實物、科技、專業、村民、聲像、電子等多門類和載體檔案並存發展。有的鎮、村還建立了農民合作社檔案、科技入戶檔案等特色專業檔案。各門類和載體的檔案不僅如實記載了農村的發展變化,也成為農村百姓致富的家底和財富。

4.一些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也開始建檔,初步形成了農、林、畜、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檔案。

二、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存在的問題

1.檔案發展不平衡

經濟條件好的鎮、村好於經濟條件差的鎮、村,鎮機關檔案工作明顯好於村級檔案工作。

2.檔案管理不規範

部分村級檔案室管理製度執行不力,常常有借無還;有的電子檔案存在電腦裏,未及時歸檔備份;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形成的一些新領域檔案沒有得到有效管理,多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科技戶、專業戶、示範戶檔案意識薄弱,未建立檔案;許多鎮農技、農機、水利、建設、計劃生育、社保等部門工作中形成的涉農資料直接上報主管部門,本單位尚未歸檔。

3.檔案管理人員不專業

鎮、村以及其他基層涉農單位專職檔案人員少,幾乎沒有科班出身的檔案人員,多數身兼數職,投入檔案工作的精力不夠,甚至頻繁換崗,容易造成檔案工作的不連續。

4.檔案利用效率不高

各單位檔案結構單一、各自為政,再加上檔案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硬件軟件設施等條件限製,使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局限性很大,隻停留在你查我調的被動利用階段。

三、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檔案管理體製和工作機製不健全

有些單位領導對檔案工作重視不夠,對“三農”檔案工作發展缺少規定、部署、檢查、考核等方麵的約束和引導,更缺少資金投入、專業人才使用。

2.檔案管理隊伍不穩定

檔案人員頻繁換崗,導致上級檔案部門的業務培訓跟不上步伐,有的檔案管理員剛培訓完就換崗不幹了,新手業務又不熟悉,難以勝任檔案工作的需要。管理人員整體業務素質提不高,檔案工作缺乏連續性,致使檔案管理質量不高。

3.檔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廣泛運用,檔案管理手段在不斷進步。村級和基層涉農單位檔案基本還停留在手工收集、手工操作、手工檢索上,缺乏利用現代化技術設備的手段,不利於檔案的收集、編研、修史編誌、也不利於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而且各自為政,沒有集中統一管理,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不利於檔案信息化的發展,不能實現一站式為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