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兩個山區教師的33年(1 / 1)

兩個山區教師的33年

開篇

陳加蘭:一所學校唯一的老師

沿著重慶市雲陽縣人和街道龍水村蜿蜒崎嶇的山路,驅車近一個小時,進入綿延的四十八槽山脈,杋香小學位居其中。由於深處大山,這裏幾乎與世隔絕,陳加蘭是這所學校唯一的老師。今年54歲的陳老師從1978年高中畢業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在這大山裏教書,至今已有33年。

杋香小學其實是一幢廢棄的村辦公室,一間窄小的教室,一個廚房宿舍混用的大通間。

最初學校還有六七十名學生,但現在隻有6名學生。“由於山高路遠,這些孩子無法到村裏的學校讀書,”陳老師說,盡管學生很少,學校也必須存在。

在這所簡陋學校裏,陳老師教授孩子們拚音、習字、算術、音樂等科目。

陳老師的學生基本都是留守兒童,有的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大部分隻能在學校吃午飯。“這些年,我都習慣了以校為家,白天除了教書還要做飯,娃娃們正在長身體,盡量保證每頓都有葷。”陳老師說。

三十幾年來,陳老師教過的學生近千人,村裏有的甚至三代人都是她的學生,現在遍布全國各地,每年都有學生回到村裏看望陳老師。

陳老師也獲得了“雲陽縣師德標兵”、“雲陽縣百名優秀女性”等多項表彰,她本來有很多機會調離山裏的,但每次孩子們聽說陳老師要走,就默默地站在牆角,眼裏含著淚水。“每次看到這些,我怎麼舍得走?”

明年,陳老師就該退休了,現在她最擔心是沒人願意過來接她的教鞭,“不過隻要孩子們還需要我,我就一直堅持下去。”

(摘自《重慶商報》 作者:肖瑤)

劉萬芳:學生心中“最好的老師”

2012年5月26日下午1時40分,還沒到上課時間,甘肅省榆中縣定遠鎮水岔溝小學六年級的10個孩子已早早來到教室。他們將一束束白牡丹花擺放在講桌上,紀念他們“最好的老師”——劉萬芳,就在昨天,劉老師永遠離開了他們。

25日上午,57歲的劉萬芳像往常一樣走進六年級教室,在黑板上寫下閱讀課題目《作文上的紅雙圈》後,就坐在講桌前開始講課。10分鍾後,班長徐文祥發現劉老師和平常有點不一樣,突然,劉老師趴在講桌上一動不動,同學們衝上去叫老師,發現他已經昏迷。

老師們聞訊趕來將劉老師抬下樓,村衛生所的金大夫給劉老師打了一劑強心針。很快,劉老師又被轉送到縣醫院,下午1時,醫生告訴老師們,劉老師突發心髒病,搶救無效,已經走了。

在劉老師家,存放著7本剛剛批完的作文本。此前,劉老師因為妻子雙腿骨折、自己患高血壓請了10多天假。21日,心裏一直惦記著學生的他給李建軍老師打電話,讓李老師把他沒批完的7本作文帶到他家。李老師怕他勞累,但又拗不過,隻好把作文本帶去。

5月24日,新的一周剛開始,劉萬芳就來到了學校。劉萬芳的兒子劉偉說,盡管家裏人勸父親再休息幾天,但父親執意要給孩子們上完最後的課程。

在這個隻有7名老師、73名學生的山村小學裏,多才多藝的劉老師要負責的事很多。除了正常教學,他還要管理鼓號隊、黑板報,教學生畫畫,每周還要給學校的小食堂買菜。24日下午4時許,他還帶著鼓號隊練習,準備“六一”兒童節的節目。

“劉老師當了20年代課教師,1997年才轉正,教了一輩子書,送出去了許多山裏娃,沒想到卻倒在了他熱愛的講台上。”孫校長談及這位“老大哥”,哽咽難言。這個“六一”節,為表達對劉老師的哀思,學校取消了文藝表演。

(摘自《蘭州晨報》 作者: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