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回府 夢回大唐卷(2 / 2)

“娘親,這詩寫的還可以吧。”李恪笑嘻嘻地問楊妃道。

“嗯,還有嗎?”楊妃心裏也很震驚,這小子怎麼可能寫的出這樣的詩呢,不想信的繼續問道。

“呃,你當我李白啊,我能記住這幾首後人的詩並且一字下差的讀出來已經很不錯了好不好?”李恪心裏不滿地想道。

“呃,,,這個,兒子剛才靈光一現又構思了一首勸孝歌,娘親要不要聽一下。”李恪剛突然想道一首勸孝歌便對楊妃說道。

“噢,,,歌倒是少見。說來聽聽。”楊妃感倒有些新奇的對李恪說道。

“好,那娘親你聽好了。”

勸孝歌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

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胎嬰未成人,十月懷母腹。

渴飲母之血,饑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

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

一旦兒見麵,母命喜再續。

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

母臥濕簟席,兒眠幹被褥。

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

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

兒要能步履,舉止慮顛狀。

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

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

劬勞辛苦盡,兒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

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

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

兒行千裏路,親心千裏逐。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好,好,好,好一個

渴飲母之血,饑食母之肉。

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啊”楊妃大說三個好而後讚譽李恪道。

這篇勸孝歌的作者是徐熙,字遠洲,清朝光緒年間的貢生,鄉人號稱徐貢爺,威信縣麟鳳鄉五穀村人,三十年代病逝。有興趣的朋友下來可以詳細的搜一下他的生平。

正如歌詞說的那樣“兒行千裏路,親心千裏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如的我出門早已過千裏,孝順更得千萬信啊。

“這真的是你剛才想的?”楊妃急忙問道。

“是的,娘親確實是剛才想的。”李恪臉也不紅的說道。

“既然是,那我現在給你一個題目你現場再給我寫幾首。”楊妃想考一下李恪便道。

“好的,娘親請出題。”李恪應道。

“好,這一段時間你父王接連勝戰,那你便以邊塞為題寫幾首吧。並且文詞不能低於前麵的幾首,你敢不敢。”楊妃笑嘻嘻的對李恪道。她現在還是不想信李恪能寫出這樣的詩。

“敢,這有什麼不敢的。”看不起小爺是不是。大不了,,

大不了小爺再去借幾首詩去。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怎麼樣娘親這兩首還行吧。”李恪看著早已目瞪口呆的三人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