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夜,黎陽,劉備軍軍營。
劉備坐在桌邊,鋪開一張布帛,斟酌了良久方才落筆:
漢幽州牧、左將軍劉備拜上丞相曹公:
備與本初結盟,本不當懷二心,然以今日事勢論之:丞相以豫、徐、兗三州之士卒,當河北百萬之師,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天下士民,無論智愚,皆知其不可也。備本以為丞相與本初相抗,乃以卵擊石,怎料白馬、延津兩戰,本初損兵折將,北軍將士無不膽寒,士氣低落,無有甚者。備竊以為,官渡之戰勝負已分。伏聞丞相誠心待物,虛懷納士,備願為丞相內應,共擊袁紹,同扶漢室。備頓首拜白,萬勿見疑。
劉備擱下筆,將布帛上的墨跡吹幹,小心翼翼的卷了起來,遞給孫乾道:“公祐,派一個做事精細的軍士,將此信連夜送往曹營。”
孫乾接過布帛,正準備轉身出帳,卻被劉備喚住:“慢!公祐,此事還是你親自走一趟,記得萬事小心,切勿走漏了風聲。”
“在下定不負主公所托。”孫乾躬身行禮,退出帳外。
估摸著孫乾走的遠了,關羽才低聲道:“大哥,小弟還是覺得此事不妥。”
張飛大聲的附和道:“二哥言之有理。大哥,我們從未與曹賊交戰,勝負尚是未知之數,豈能輕易的就向他投……”
“三弟住嘴!”劉備厲聲打斷了張飛,“如今營中袁紹耳目眾多,你是想讓所有人都知道麼?”
張飛氣的瞪眼,狠狠的歎了一口氣,硬生生把剩下的話吞了回去。
劉備壓低了聲音道:“二位賢弟,此事已經我深思熟慮,並無不妥之處。眼前的情形,袁曹二人的優劣高下一目了然。曹操在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擊潰袁紹先鋒,不但鼓舞了己方士氣,也給予袁紹沉重的一擊。顏良、文醜是號稱河北四庭柱的名將,竟然死於兩場小規模的前哨戰,你可知道這會在軍中引起多大的恐慌?”
關羽捋著三縷美髯微微點頭。
“曹操兵力不及袁紹,己方陣營內又多有質疑的聲音,白馬和延津的勝利,不僅對穩定曹軍軍心意義深遠,亦對戰局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現在,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緩緩倒向曹操。”劉備沉默了片刻,“所以,我們也該當為自己準備一條後路了。”
官渡,曹軍軍營,中軍大帳。
曹操將布帛重新卷好,塞進袖中,淡淡的道:“公祐深夜來訪,辛苦了。”
孫乾躬身行禮道:“為了我家主公與丞相的大事,在下不敢怠慢,故而冒著人頭落地的風險,越過袁紹的防區,來見丞相。”
“劉使君與在下互為敵國,眼下正陳兵官渡與在下對峙,此時派先生來訪,其中緣故,委實令人費解。”曹操的聲音中平添一絲寒意,“不知先生能否為在下解惑。”
孫乾上前一步道:“丞相既然已經看過我家主公的書信,應該清楚在下的來意,何必明知故問呢?”
曹操沉吟了片刻道:“雖然在下僥幸取得白馬和延津兩場戰鬥的勝利,但是敵強我弱的形勢在根本上並未得到改變。現在袁紹將主力推進至陽武,在下無力與之抗衡,還是不得不退守官渡,之後同樣如履薄冰,隻要稍有不慎,必然萬劫不複。使君選擇此時與在下結盟,是否過於魯莽了?”
孫乾沒有回答曹操的問題,反而發問道:“丞相可知耿苞此人?”
曹操略滯片刻,隨即點了點頭道:“此人是袁紹帳下主簿,聽說因勸袁紹稱帝而獲罪,在冀州被車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