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初見貂蟬(2 / 2)

在重整淮南民生的同時,孫策也在不停的招攬俘獲的袁術部將,當魯肅將陳宮和呂布的家眷押到孫策麵前時,孫策發現這是另一件棘手的事情。

陳宮和絕世的美人貂蟬跪在堂下,孫策在堂上輕扣著幾案沉思,陳宮是一定要招攬的,但是怎麼處理貂蟬,卻令人頗費思量,雖然三妻四妾在這個時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畢竟自己剛剛成婚,若將貂蟬收入房中,一者對不起遠在廬江的嬌妻,二者不免遭人非議。孫策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下堂親自將貂蟬扶起,謙恭的行了一禮道:“姑娘巾幗英雄,所作所為令在下十分欽佩,若蒙姑娘不棄,在下願與姑娘結為兄妹,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貂蟬緩緩的抬起頭來,眉似遠黛,眸似點漆,膚若凝脂,果然是絕色的姿容。孫策雖然震驚於眼前的這位明麗少女的美貌,當時更令他迷醉的是貂蟬那雙深靜如同湖水一般的眼睛。孫策看不懂她的眼神,隻覺得很深且很遙遠,跟他之前所見過的女子完全不同。大喬是柔美,小喬是嬌憨,而眼前的這個女子的雙眼好像要將你拉進去一樣,那是一種怎樣的神情,哀怨,迷茫,彷徨,還是絕望,孫策說不出來,因為他的目光無法穿透。

同樣,貂蟬也十分驚奇,孫策的眼神之中竟然不存一絲邪念。貂蟬低下頭,幽幽的歎了一口氣道:“小女子隻是被人送來送去的玩物而已,除了用自己的身體取悅男人之外,別無所長。君侯所說的巾幗英雄,小女子愧不敢當,至於與君侯結為兄妹,小女子更是不敢高攀。”

孫策略感尷尬,但也不願強求。猶豫半晌方才命人先將貂蟬送往廬江自己母親的府中。孫策暗自懊惱道:母親可能又要笑他的兒子做了件孩子氣的事情吧。

孫策略定心神,殷勤的解開綁縛陳宮的繩子,將他扶了起來,不勝歡喜的施禮道:“久仰公台大名,今日得以相見,實在大慰平生。”

可能是被繩子綁的太久了,陳宮此時還是有點萎靡,但他還是強打起精神回了一禮道:“蒙君侯收留主母貂蟬,令在下不負舊主所托,在下感激不盡。”

“貂蟬姑娘的所作所為實令我們這些男子汗顏,昔日十八路諸侯無法做到的事情,她一個弱女子做到了。如今她孤苦無依,照顧她也是應該的。”孫策頓了一頓,似是不經意的發問,“不知公台今後有何打算?”

陳宮聽出了孫策的弦外之音,冷冷的笑了:“階下之囚不勞君侯過問。宮雖然感激君侯高義,但是讓在下投降君侯,卻是萬萬不能。今日之事,陳宮無非一死而已。”說罷,將臉別向一邊。

“公台,在下並無殺你之意。”孫策搓了搓手,來回踱著步子,“先生見識卓絕,死了豈不可惜?在下對先生的才華的確十分欽慕,還請先生仔細考慮一番。”

陳宮堅決的搖頭道:“在下隻求一死。”

話說到這裏,孫策不禁語塞,身為人臣,計不為主所用,拂袖而去是一種做法,但不離不棄直至與之同敗甚至同死,也是很多國士所看重的名節所在。孫策此時感覺左右為難,放了陳宮,心有不甘,殺了陳宮,心有不忍。

陳宮看著低頭猶豫的孫策,突然撲了過來,伸手抽出孫策腰間的佩劍,孫策心中一驚,本能的向後奮力一躍,扯下劍鞘擋在胸前,甘寧趙雲等人亦紛紛拔劍出鞘,準備上前救護孫策。

陳宮提著長劍,放聲長笑道:“君侯,你到底還是小看了我陳公台!”說罷,將手中的長劍一橫,切入自己的喉嚨,然後一挫一拉,滿腔的血揚出三尺多高,陳宮在漫天的血霧中仰身倒下,用生命對呂布盡了最後一次忠誠。

孫策看著陳宮慢慢變冷的屍身,心中受到極大的震撼:人想活下去是可以找到各種大義凜然的借口的,但是對於貫徹自己的信念而慷慨赴義的殉難者,旁人是沒有資格指責的,人和人的差別隻在一時之間的堅持而已。孫策無奈的揮了揮手,命人將陳宮的屍體抬下去,厚葬了。

p.s. 怎麼辦,還是想讓貂蟬嫁予孫策TT,我好好想一想,怎麼才能寫的更加合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