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啟四十五年夏,天朝地震。一夕間,山陵崩,河川潰,災難橫行,屍橫遍野。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人人成了驚弓之鳥,整日心懼。
而距離震中不遠的帝都,也不能幸免。百年古城,刹那之間,夷為平地。
故,年邁的康正帝決定遷都到受地震影響較小的陪都——英神。經過半個月的艱難跋涉,終於到達英神。安定下來,康正帝開始調遣軍隊,前往各處賑災,救出受困百姓;另一方麵,又遣出十萬大軍,由大將軍戰英帶領,返回北疆駐守,以防雪戎國突襲。
正處於焦頭爛額的康正帝接到一個消息,頓時,兩眼一花,昏倒在地。驚得皇後趕緊請來太醫,幸無大礙。太醫道,康正帝隻是近日操勞過度,再加上那個消息,帝王急火攻心,宜需靜養。
太醫囑托一番後,退下。康正帝讓內監傳話,昭天奉皇長孫秘密前來寢宮見駕,又屏退左右。
“祈殷。”康正帝抬起手,招呼皇長孫過去。
“祈殷,你可知小九失蹤之事?”康正帝有些疲憊的問,皇長孫祈殷默默地點了點頭。
“好孩子。”康正帝滿意地笑了笑,將一隻手搭在他的肩上,緩了口氣,才道,“那麼,朕秘密派你將小九帶回來,你可願意?”
祈殷依舊低著頭,一頭烏黑的長發遮住眼眸,神情晦暗不明。康正帝一雙蒼勁有力的手掌,依舊搭在祈殷的肩膀上,仿佛篤定了對方會先妥協一般,眼睛裏充滿了自信。
“皇爺爺。”祈殷終於抬起頭來,黑發順著抬頭的動作又劃回耳際,露出一張帥氣、明亮的臉,臉上仍有些許徘徊,“九姑姑她,她說想一個人出去走走。”
“公主私自逃出皇宮,這隻是隨便出去走走就可以解釋的嗎?”天子之怒,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她可是天朝的瑾德公主,就算朕有多麼寵愛她,也不能失了身份。”祈殷越發恭謹的彎下了腰,不敢發出半點聲音。
康正帝拍了拍他的肩膀,歎了口氣,臉上的褶皺似乎又多了幾條:“如今是多事之秋,我也是擔心她的安慰。如果她有半點差池,我怎麼愧對你九泉之下的皇奶奶?朕晚年得女,對她寶貝異常,哎……”
接下來,是短暫的沉默。祖孫倆誰也沒有開口。因為,誰都知道,先開口的那個人必輸。
祈殷心裏不禁歎了口氣,做出了妥協。自己去把她找回來,總強過別人吧,說起來他也挺想念那個比他年紀還小一歲的小姑姑。他的父王是皇帝和前皇後所生的長子,出生一個月便被封為太子,十六歲大婚,十七歲英年早逝,他是太子的遺腹子。在他記憶裏,父王的印象並不深厚,反而是前皇後痛失長子,傷心過度,產子而死,才有了現在的馬皇後。小姑姑一出生便先天不足,身體虛弱,養了十六年才慢慢將身子調理好。
他的父王去世,母妃傷心過度,也追隨父王而去。他被康正帝接入宮中,和小姑姑一起被撫養。說起來,雖然皇帝給了他皇長孫的身份,可是誰都知道馬皇後對皇位垂涎已久,一心想扶她的兒子上位。這個皇宮裏,和他關係最親密的,就隻有皇帝的第九女瑾德公主了。
因此,他語氣恭順:“皇爺爺,祈殷領命便是。隻不過,如果姑姑不願意立馬跟著祈殷回來,一時半會兒……”他沒有說下去,而是抬首望著康正帝。
康正帝會意地一笑,道,“朕隻要人平安無事,就行了。至於時間,不可拖得太晚。”
“是,祈殷領命。”祈殷告了禮,退出寢宮。
“出來吧。”康正帝閉上眼睛,重新躺在床上,對著空空的寢宮說。
“嘩——”馬皇後拉開簾幕,從中優雅地邁了出來。坐到床邊,含著笑意,道:“皇長孫還是孩子心性。”
“恩?”康正帝麵露倦容地應著。
“陛下,這繼承大統可是大事,可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皇後語帶尖酸地說。康正帝皺了皺眉毛,睜開眼睛,裏麵充滿了滄桑,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雙鬢的白發,又添了幾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