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致富,少生孩子多修路。為了建設主義新農村,現在修路的熱情高漲,都是通過村裏麵自己集資的。上麵撥下來的款項根本沒有公布出來。村委會隻是起到帶頭作用。
說一不二,說動工就動工,石子都運回來了。而且每一個大隊都是自己動工,十四組,也就是我家那一大隊就是最遲動工的。除了因為住宅深之外,最主要的還是人員不合。按照平時他們不怎麼和睦的情況來看,能組織起來修路完全是大家有共同利益所致。
等到材料運到了,大家就開始動工。無論男女老幼,全體都出來了。在這一條坑坑窪窪的道路上,有著我的鄉愁。多麼懷念這樣的鄉愁,下雨天踩著泥濘的路子走過才知道這是我家。每逢下雨天,地上總流淌著黃色的泥漿,走在泥漿上感覺自己是比較踏實的。
路還在修著,先是把這段路麵鏟平,垃圾啊,石頭啊應有盡有,不過這也不是能阻擋大家修路的決心的。
這次的出麵人是大隊裏的阿明哥,阿明哥平時做事就低調得很,這次的提倡是非常大膽的。阿明帶領著大家就在鏟平的道路上鋪張石子,先在上麵墊上一層石子是比較好的。我的侄子沒想到也出來墊石子了。沒想到才十歲左右就有如此的責任心,實在是難得呀。
大家都在誇獎,三歲看六十,這小孩以後肯定能賺大錢的。
但是有些婦女卻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關於評論別人家孩子這件事情上,大家隻能睜著眼睛看著孩子長大才能有所定奪。不然全都是一些閑話,廢話。
這段路在沒有修之前,姬柱就已經在自家門口擴大了路麵。
爸爸是不知道從哪裏弄來的石頭,然後自己用泥漿把石頭堆砌起來,將半米寬的路麵一米半。雖然這樣花費的材料比較多,但是材料是足夠的。因為村委會有錢剩下。
阿明帶領著大家繼續修著路,每到一個排水溝總要商量或者爭吵一番。
阿明講:這裏根本不用安裝水管。裝上去也是沒有用的。
爸爸:不安裝水管,那水怎麼排得掉呢?
阿明:這個你就不用擔心,因為這個下麵我們會留下一條溝的。
爸爸:留下水溝,那道路不就變薄了嗎。指直接影響道路的耐用。
阿明:老人就是多話,難道你想一勞永逸嗎,天真,時代不同了。現在是城鎮化了,你想想,若幹年後,這個偏僻的道路還有人來走嗎?
爸爸:反正造福子孫是我們的責任。
阿明:年輕人的世界。你們老人隻管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就可以了。別多管閑事。說完,就動工了。
爸爸繼續說著自己的理由,可是已經沒有說話權了。因為首先人老了,其次這次的負責人是阿明。
也不知道是感動了天上,還是怎麼的,居然下起了小雨。這給施工提供了更大的難度了。可是工程還在繼續著。為了在大年三十前完工,這可是一刻都停不下來。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把這段路修好了。
外麵的大路也都已經修好了,還在兩旁種起了花木。從此,新農村的標誌就是路修好了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