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了,大牙坐在原地一動不動。這次丟人丟大了,真不想活了。
這時,政委過來了:“大牙,餓了吧!快去吃飯吧!”
大牙軍長心裏有氣,說道:“還吃什麼飯啊,司令員要砍我腦袋了!”
政委笑道:“司令員說的都是氣話,他就那個暴脾氣,希望你帶領38軍在二次戰役中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大牙問道:“司令員真的不殺我?”
政委說道:“如果犯了一次錯誤就要殺頭,那麼我軍裏也就沒幾個將軍了。何況這次戰役中38軍沒有及時穿插到位,也有戰士們不熟悉高麗地理等因素。”
“司令員說了,被批評了不要泄氣,下次一定要打個翻身仗!”
大牙不服氣地說道:“泄氣?老子是個響當當的漢子,純爺們!從小就不知道什麼是泄氣!38軍是王牌軍,主力軍,不是紙老虎!下一仗如果不能帶領38軍取得勝利,我就提頭來見!”
此時,又有一支部隊跨越了鴨綠江,悄悄進入了高麗。隻見邊界處有很多標語牌,寫著尊重高麗人民風俗習慣。
這支神秘的部隊正是新組建的第9兵團,包括第20、第26、第27三個軍,共約15萬人。第9兵團由宋將軍擔任兵團司令員,正式加入義勇軍的作戰序列。
其中20軍包括第58、59、60、89四個步兵師,第26軍包括第76、77、78、88四個步兵師,第27軍包括第79、80、81、90四個步兵師。每個步兵師都采用滿編的三團製,兵力極為充實,足足有一萬二千人。
如此一來,進入高麗的義勇軍總兵力達到40萬人之多,戰爭規模再次升級。更多的部隊正在國內待命,隨時準備開赴前線。
天國的動員能力比明朝時有了巨大的提升,明軍當時出動幾萬人都已經是極限了,而現在一下可以出動四十萬大軍出國作戰。
這對恩基司令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以前最多也不過指揮二十萬大軍,這次一下子變成了四十萬,對指揮能力是一次考驗。
都說兵力越多越好,但實際上也不盡然,各軍的一把手的脾氣秉性不同,人多了,內耗也多了,戰鬥力反而未必更強。
曆史上那些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就是極好的證明,如官渡之戰中人多勢眾的袁紹方內部矛盾巨大,不服指揮不團結,執行效率低,互不配合,最終反而被人少的曹軍打敗。
看到宋將軍以及隨行的警衛班戰士之後,恩基司令大驚失色:“這裏馬上就要降大雪了,東線的長津湖附近隻怕會下的更大,怎麼你們穿的這麼單薄?”
宋將軍不以為然地答道:“第9兵團十幾萬戰士從南方千裏迢迢出發,出發的時候天氣還很炎熱。而且我們已經接到滿洲後勤部的通知,棉衣馬上就會下發。再說了,高麗有那麼冷嗎?恐怕隻是唬人的。”
恩基司令說道:“你就那麼相信他們說的話啊?這裏的情況跟國內可不一樣,在國內也許可以做到物資及時送到,但這裏聯軍空軍太猖獗了,我軍的後勤運輸線不斷遭到威脅,棉衣就算做完了也未必能及時送到前線。政委,這事要再催一催!”
政委說道:“對,確實要催一催,要不然十幾萬戰士們都要受凍,影響就大了。要不然讓第9兵團先在滿洲休整幾天,緩一周再進入高麗作戰?至少要跟13兵團戰士們配備的服裝一樣,棉衣、棉大衣、棉帽、棉手套、棉鞋,全套的禦寒衣物。”
恩基司令說道:“恐怕敵人不會給我們這個時間,根據情報,陸戰一師已經開始北上,估計兩周後就能到達長津湖地區,而第9兵團的集結、行軍都需要時間,現在必須爭分奪秒!防寒衣物的問題,隻能多催催滿洲後勤部了。”
政委同滿洲後勤部取得聯係後,得知了冬裝的準備情況,大驚失色。
原來根據中央的命令,滿洲軍區組織老百姓趕製了三十萬套冬裝,但已經被13兵團全部領取,剩下的冬裝最多不超過三萬套。剩下的十二萬套冬裝上哪裏去找呢?
隸屬於南方某軍區的第9兵團突然出動,給滿洲軍區的後勤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冬裝的準備嚴重不足。原先南方某軍區沒想到高麗的氣候跟南方差距那麼大,根本就沒考慮過冬裝的問題。而滿洲軍區則一下子難以拿出十幾萬套冬裝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