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壓力倍增!米國參戰(2 / 2)

米國空軍的上千架戰機,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上百艘軍艦也參與到此次作戰之中。包括1000架戰鬥機,500架轟炸機,20艘戰列艦,30艘巡洋艦,60艘驅逐艦以及數百艘運輸艦。這支現代化軍隊即將在戰爭中證明自己。

米國軍隊建軍不過200年,曆史沒有大鷹帝國軍隊那麼悠久,也沒什麼根深蒂固的傳統,唯有自由意識與科學主義深入人心。

這支軍隊曆來都極為重視現代火器與戰術的作用,在火力配置上要大大超過大鷹帝國遠征軍,光陸軍的一個步兵師就配備了1500門火炮,以及上千挺機槍,步槍也全麵換裝了M1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在火力上達到了世界超一流水平,戰鬥力極為強悍。一般軍隊很難與之抗衡。

這支生力軍的加入極大地改變了戰場局勢,盟軍攻勢更加猛烈了,勢不可擋。

恩基將軍得知了米國參戰的消息後,極為震驚,如果說原本政府軍與盟軍勢均力敵的話,那麼這個重量級選手的加入,將打破戰爭的均勢,也許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麵。雖然暫時隻派出了20萬部隊,聽起來不多,但其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視。

米軍的戰鬥力,他一向不敢小瞧,至少是大鷹帝國遠征軍的1。5倍,而在火力上更是占有壓倒性優勢。

經過漫長的戰爭,很多士兵都已經疲憊不已,早已喪失戰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不利局麵,很可能會全線崩潰。

而在東線,在大本營的授意下,倭國陸軍不顧軍糧短缺的不利情況,開始向滿洲實行大規模進攻。

在滿洲軍司令大山大將的指揮下,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以及鴨綠江軍共計30萬人向奉天陣地開始了新一輪的猛烈進攻。

西路是奧保中將的第二軍,共6萬人,從營口向北挺進。

中路是黑木中將的第四軍,共6萬人,從海城向北推進。

乃木中將的第三軍,共5萬人,緊隨第四軍向北推進。

東路是野津中將的第一軍,由於抽調了大量兵力用於防守從高麗到滿洲的數百個已占領的城市,機動兵力隻剩下8萬人,從摩天嶺一線向西逼近。

鴨綠江軍,共5萬人,由川村中將指揮,緊隨第一軍向奉天開進。

其中鴨綠江軍包括第5師團、第10師團、後備步兵第10旅團、後備第3旅團、後備第11旅團、兵站部後備步兵二大隊、工兵一中隊。以後備步兵旅團為主,戰鬥力較弱。

頓時,東西兩線情況不妙,均告急,全線飄紅。

光頭皇帝急得一身冷汗,一會下令把東線的軍隊調到西線加強防禦,一會又下令東線軍隊原路返回,在東線繼續戰鬥,由於他的舉棋不定,讓東西線的部隊疲於奔命。將帥們對皇帝瞎指揮的意見很大,但都敢怒不敢言而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