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年輕氣盛,自然喜歡進攻而不是堅守不出,他徹底廢棄了廉頗的堅守防禦戰略,馬上率軍出擊。而秦軍此時已經秘密派精通野戰的白起取代了王齕擔任主將,他在長平設下了一個誘敵深入然後圍殲敵軍的巨大圈套,請君入甕。”
“白起故意派出一些戰鬥力較弱的部隊向趙軍挑戰,而且一觸即潰,趙括大喜,覺得戰機來了,就出動主力部隊四十萬進行追擊,準備與秦軍決戰,一舉擊敗秦軍。”
“慢慢地,趙軍進入到一個口袋陣之中,長平兩側都是險要的高地,秦軍主力就埋伏在這裏,而白起已經派了兩萬五千精兵斷了趙軍的退路,並派五千輕騎兵主動出擊,切斷趙軍與大營間的聯係,斷絕其糧草運輸。包圍的對內正麵已經完成,趙軍幾次突圍都沒成功,後方大營的部隊也打不過來,隻得原地安營紮寨,等待援軍接應。”
“而此時,趙國已經主力盡出,無兵可派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秦王發動全國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男子,前往長平,構成包圍的對外正麵,阻止敵人援軍增援。負責包圍趙軍45萬主力部隊的秦軍有四十萬人,而負責在外圍阻援的有二十萬人,共計六十萬人。”
“結局當然是毫無懸念的,雖然趙軍人數眾多,秦軍暫時無法吃掉他們,但時間越長對被圍方越不利。趙軍被困一個半月,糧草早就耗盡,甚至開始了人吃人,不能再耗下去了。雖然趙括勇敢作戰,屢次組織突擊隊突圍,但根本衝不出去,大營的數萬援軍被阻援部隊攔截,始終衝不過來。最終趙括被亂箭射死,趙括算是魯莽但不是英勇。”
書呆子參謀歎了口氣:“看來紙上談兵,真是禍國殃民啊!”
就在恩基將軍回憶這段曆史的時候,沒想到,曆史竟然重演了。
而此時,間諜石元大將通過無孔不入的情報收集,已經得知了恩基將軍的弱點。
天國內部,生性多疑的皇帝對前線將帥的猜忌,恩基將軍在一係列政治作秀運動中的不配合,不給麵子,已經讓皇帝以及亨克部長非常不滿。隻要他不斷地煽風點火,也許就能促進皇帝臨陣換將,讓恩基將軍失去指揮權,到時候盟軍在西線就會迅速取得突破,從而吸引東線調兵增援,為倭國滿洲軍創造機會。
光頭皇帝厭倦了長期陣地對峙,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實際,命令政府軍全線反擊。
凡爾登戰區的指揮官畏懼皇帝的淫威,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竟然不顧士兵的傷亡,真的向叛軍陣地發起進攻。
於是,在盟軍飛機掃射與重炮射擊下,在陸地巡洋艦密集的機槍攔截下,在塹壕裏劉易斯機槍的射擊下,政府軍傷亡慘重。一日之內就損失了一萬多人。
野戰醫院裏擠滿了傷員,胸部中彈的都算輕傷了,有數百人胳膊腿被炸斷,有的甚至腸子都斷了,一片狼藉。醫生跟護士人手不夠,隻好先搶救重傷員。
纏著繃帶的士兵們抱怨道:“唉,這打得是他娘的什麼仗?真窩囊啊,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