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寬度達45公裏的奉天左翼陣地,鴨綠江軍與第一軍開始進行猛攻,第1集團軍節節敗退,在第2集團軍8萬人的增援下才沒有全線崩潰。
在二比一的數量優勢下,兩個集團軍共16萬人逐漸頂住了8萬敵軍的猛攻,局勢穩定了下來。
即便兵力是對手的兩倍,但守軍不擅用現代火力與工事來協助防禦,缺乏主動精神,結果還是丟失了大部分一線陣地。維奇中將不得不靠著戰士們的血肉之軀,頻繁進行反突擊,逐漸奪回丟失的陣地。
在猛烈的炮火中,在激烈的白刃戰下,雙方都血流成河,傷亡過萬。
在倭國間諜石元大佐的讚助下,天國國內的分裂分子不斷進行武裝暴動,為了避免革命發生,阿拉魯皇帝需要盡快取得一場勝利來鞏固統治。他不斷催促天國軍隊向敵人發起進攻,庫羅帕元帥被逼之下隻得下令左翼陣地的兩個集團軍主動出擊,向敵人發起進攻。
然而在訓練有素的敵人的精準射擊與萬歲衝鋒下,第1集團軍與第2集團軍的攻勢遭到慘敗,戰線逐漸穩定下來,兩軍在綿延的左翼陣地陷入了曠時日久的對峙。
而在右翼陣地上,南北側陣地遭到了22萬敵軍的猛烈攻擊,倭軍精銳盡出,第二軍、第三軍、第四軍以及第一軍主力都加入圍攻。
恩基麾下的第51集團軍10萬正規軍在廣袤的防線上堅持奮戰,雖然有11萬民兵在後方支援,但他們大都未經過嚴格訓練,在陣地戰中作用有限,防禦的壓力還是很大的。
中央陣地上較為安靜,倭軍隻出動了一個旅團的兵力進行佯攻,要牢牢牽製住這裏的守軍。
安努大將看到了這一情況,於是向總司令建議馬上抽調一個軍的兵力支援岌岌可危的右翼。
總司令庫羅帕元帥擔心敵人可能會突然向中央陣地增兵,拒絕了安努大將的建議,要再等等再說。
於是,兵力達8萬人之多的第1集團軍在中線繼續與敵人一個旅團對峙著,除了應付敵人每天一次的佯攻外,基本沒什麼作為。
麵對著二十二萬敵軍的圍攻,恩基經受著別的將軍難以想象的巨大壓力。
奉天西側地勢平坦,易攻難守,而這裏隻有簡單的野戰工事,缺少旅順陣地的那種永久的堅固的多麵體堡壘。
35公裏的陣地上的任意一點一旦被突破,大量敵人就會瘋狂湧入,從後方夾擊,然後就是全線崩潰。
而國內腐敗不堪,皇帝為了鞏固政治統治不顧戰場實際情況就要求對強大的敵人發起進攻,並要求速勝。敵人舉傾國之兵壓了過來,兵精糧足,咄咄逼人,這注定是一場曠時日久的持久戰,怎麼可能速勝?
雖然古語有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庫羅帕元帥不敢違背皇帝的命令,不得不硬著頭皮發起進攻,左翼陣地上傷亡慘重,情況十分危急。
右翼陣地的困難也很多,但恩基有著充足的信心。塔山阻擊戰的勝利已經說明了大縱深防禦的實用性,即便在無險可守的地帶也一樣可以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