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戰中,第三軍傷亡兩萬餘人,所有280毫米攻城炮被炸毀,損失了所有炮彈。而且士兵們對指揮官的不滿達到頂點,無心再戰,也無力再戰。
恩基的守軍也是傷亡慘重,第101步兵軍傷亡三千人,協助防守203高地的民兵傷亡一萬人,北方的敵後遊擊隊傷亡三千人。
勝的如此慘烈,恩基心裏異常沉重。
恩基下令繼續擴充民兵隊伍,利用繳獲了敵人的兩萬支三八式步槍,以及兩百萬發子彈,20個步兵小隊很快建立起來。補充了這場戰鬥的巨大消耗。
於是,第三軍原地休整,兒玉回到滿洲軍司令部彙報情況。
乃木將203高地改名為爾靈山,並建造了一座高大的炮彈形紀念碑。
他感慨戰事慘烈,作詩一首:
爾靈山險豈難攀,
男子功名期克難。
鐵血覆山山形改,
萬人齊仰爾靈山。
至於下一步的行動,乃木心裏沒底,於是回國向大本營述職。
在大海上,乃木回想起這次慘烈的大戰,陷入極度悲痛。
抵達倭國之後,乃木看到前來迎接他的陸軍參謀總長山縣大將以及大量平民,說了一句話:“吾乃殺乃兄乃父之乃木是也!”
然後,人群中痛哭一片。
於是,他作詩一首:
皇師百萬征強虜,
野戰功城屍做山。
愧我何顏見父老,
試問今日幾人還。
乃木來到皇宮,開始向天皇述職。
乃木軍司令官:“微臣乃木,在一切匱乏的情況下,臨危受命擔任第三軍司令官,前往執行旅順攻略戰。在兩次正麵總攻擊失敗後,轉而集中兵力全力進攻203高地。”
“然而,在四個月的時間裏,敵人寡不敵眾依然堅持奮戰,給我軍造成空前的巨大傷亡,倒在敵人刀劍以及槍林彈雨下的士兵們,臨死前高呼著天皇班塞而欣然長眠。有了這麼多忠勇愛國、視死如歸的武士,尚且造成如此大的傷亡,對此臣感到終生遺憾。”乃木單膝跪地,大哭了起來。
在場的官員們無不悲痛萬分,皇後用手絹輕輕抹著眼淚。
天皇也不禁悚然動容,派遣那麼信任的幹將去尚且如此吃力,如果換做別的將軍肯定一敗塗地。
天皇走上前去,拍著乃木的後背表示勉勵:“乃木,你可知這次的對手是誰?”
乃木:“微臣一開始隻知道是個乳臭未幹的毛頭小子,高幹子弟,後來才知道不是如此。”
天皇:“在大戰進行中,朕已經派特工查明了他的身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此人名叫恩基,雖然隻是個少將,但卻是個軍長,可見其家庭背景與能力確實不一般。他是滿洲軍區副司令員安努大將之子,極為擅長防禦作戰,頭腦靈活,見多識廣,擅於發掘新式武器投入作戰,比其他那些井底之蛙要強很多。”
乃木:“此次作戰中,第三軍領教了他的尖刺鐵絲網、鐵蒺藜、重機槍、連發步槍、雷擊炮、遊擊隊等奇技淫巧,敗給這樣不循常規的狡詐對手,臣沒什麼好說的了。如果是兩軍在平地上交鋒,臣有必勝的信心,可這仗打得窩囊啊!臣有勁使不出來。雖然第三軍打敗了,但臣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