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艦隊欣喜若狂,像餓狼一樣撲了上去,與北方艦隊在黃海海域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炮戰。重創了北方艦隊多艘戰列艦,擊沉三艘驅逐艦,但沒有擊沉一艘戰列艦與巡洋艦,戰果甚微。
盡管如此,聯合艦隊還是擋住了打算南下的北方艦隊,雖然威海衛近在咫尺,但北方艦隊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
到了晚上,北方艦隊見無法突破聯合艦隊的圍追堵截,就悄悄撤回了相比海洋而言更安全的旅順港。
在三天的連續炮擊中,大頂子山的海軍陸戰重炮旅團的炮彈告罄,無力再發動遠程打擊。海軍的努力再次失敗了。
天皇得知後大怒,海軍屢次行動都未成功,最終還是要寄希望於陸軍的行動,而陸軍行動要日耗千金,對財政的壓力巨大。
這時,陸軍參謀本部總長山縣說道:“陛下,微臣有一計,可解決當前困境。”
天皇:“快說!”
山縣:“如今我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已經牢牢包圍了旅順,而那裏守軍不過兩萬,守將是個年輕的毛頭小子,且剛遭到大敗,何不派出一支由棄暗投明的天國文人組成的使團前往勸降?軍事進攻固然重要,但政治誘降可能更有用!”
天皇:“妙計,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自開戰以來,歸順帝國的官員、文人、將軍跟士兵越來越多,已達到數十萬人之多。如果那個年輕人識時務,自然會歸順我軍,日後可以作為征討滿洲的先鋒。”
三天後,倭國派出的勸降代表團抵達了旅順陣地。
為了軍司令部以及主陣地位置的保密起見,恩基選擇了在一處偏遠民房裏接見了這些客人,恩基大概猜到了他們的來意,安排各位賓客都坐了下來。
原金州衛戍司令扶了扶金絲眼鏡,打響了第一炮:“久仰將軍的大名,今天有幸得以見麵。聽聞將軍一向自比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古代名將,是這樣嗎?”
恩基:“那是我年少輕狂,但誌向確實如此!對先輩聖賢的震古爍今的大功業,心向往之。”
金州衛戍司令:“衛青長驅直入四百裏,奔襲匈奴的祭天聖地龍城。而後實施大迂回,在河南地大破白羊王。後來隱蔽突襲右賢王大營的高闕,一舉粉碎匈奴二十萬大軍的南略計劃。最後在驚天動地的漠北大戰中大破伊稚邪單於的主力大軍,從此漠南無王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確是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將。”
“但將軍自從加入軍隊以來,一直隻是在耍嘴皮子,耍嘴皮子的功夫天下無人能敵,而功績寥寥,至今也不過隻是一個少將。而天國軍隊有了將軍之後,屢戰屢敗,不知何故?”
恩基:“那是時機未到,暫時龍困淺灘罷了。昔日衛青不過是一個奴隸,整日為別人牽馬,匈奴屢次進犯,武帝大舉行兵,他才得到賞識,獲得了獨立統率一萬輕騎兵直插龍城的寶貴機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