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下令:“第二遊擊隊各艦依次轉向左舷8點,迂回到敵艦隊左翼!”
“第一遊擊隊各艦依次轉向左舷8點,迂回到敵艦隊右翼!”
東鄉的意圖是用9艘戰列艦對陣敵方正麵的4艘戰列艦,在大口徑艦炮炮戰中逐漸擊沉對方,對方雖然有厚重的裝甲一時能承受得住,但長期轟擊下必然被重創沉沒。
用第一遊擊隊的輕型艦艇數量優勢圍殲敵人右翼的第二巡洋艦隊,用第二遊擊隊圍殲敵人左翼的第一巡洋艦隊。
多達20艘驅逐艦與40艘魚雷艇就像狼群一樣可以死死咬住對方,避免對方逃竄。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的態勢,用密集的速射炮轟擊加魚雷攔截,飽和攻擊下務求全殲敵人。
從冒險的U形大轉彎,到兩翼合圍戰術,都體現了這位來自薩摩藩鹿兒島的武士的精湛海戰指揮藝術,已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在鷹國留學八年所獲得的眾多心得體會,淋漓盡致地體現在這次規模浩大的海上主力艦決戰中。
東鄉突然回憶起了25年前的往事。
當時,登基不久的天皇大力推進帝國各項改革,還頒布了《大辦海軍方案》:“軍艦的靈魂是軍官,無軍官,水手則無以發揮其所長;水手不能發揮所長,艦船將成為一堆廢鐵。教育海軍軍官是建設海軍之頭等大事。”
天皇從帝國海軍中精心挑選12名青年軍官,讓他們前往世界一流海軍強國鷹國深造8年,要帶回世界一流的造船知識與海戰技巧。東鄉有幸入選。
但到鷹國後,高傲的鷹國軍官拒絕讓這些來自弱國的留學生到海軍學院學習,而隻能進入商船學校。雖然商船學校裏也按照海軍軍官的標準來培養人才,東鄉學到了很多知識,但他始終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極大侮辱。
東鄉暗暗立下目標:“我一定要證明,即便是出身在一個邊遠小國,也一樣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海軍指揮官!把被列強鄙視的小國海軍建設成為一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
這就是他的信念,也是天皇陛下的信念。多年來的辛苦磨難,為的就是實現這個理想,始終沒有放棄。
東鄉常常用古代聖賢的名言來激勵自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25年已經過去了。
當年的留學生已經成了掌握帝國海軍命運的聯合艦隊司令官。
所有的光榮與夢想,所有的信念與希望,都聚焦在這場大戰上。
他又想起了四年前以公爵號戰列艦為核心的天國艦隊耀武揚威地訪問倭國的情形,舉國震動,為此天皇陛下向全國國民募款,集中全國財力來加緊擴充海軍。
他還能背誦天皇陛下的告國民書:
朕一向認為,帝國振興的重任在於海軍。雖帝國從國庫歲入中撥出巨款供海防之用,朕每年從內庫中撥出30億聊為資助,但猶感不足,朕甚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