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兵臨城下(1 / 2)

眼看馬上就到七點,隻剩下不足二十分鍾,參謀長焦急地拔出指揮刀,隨著部隊衝鋒,不顧各個小隊長的攔阻。

500米外,二號堡壘的一個特等射手慢慢地瞄準了這個軍官,他不像其他士兵那樣胡亂放槍,而是充滿了冷靜與沉著。隨著一聲槍響,參謀長左胸飛出一條血線,倒在地上。

二號堡壘裏傳出一陣歡呼聲“烏拉!”

指揮官的倒下對進攻部隊帶來的士氣打擊是沉重的,參謀長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用力捂住胸口,用指揮刀強撐著站了起來,指揮部隊繼續衝鋒。

陣地前已經是一片屍山血海,但倭軍的衝鋒部隊綿綿不絕。

6點50分,右翼陣地的二號堡壘淪陷。

7點,左翼陣地淪陷。

戰爭結束時每人的步槍裏不足2發子彈,幹糧隻夠當日一天。

倭軍繳獲了毛瑟步槍2000支,子彈100萬發,克虜伯75毫米山炮50門,炮彈2萬發,以及大量的米麵糧食。

彈盡糧絕的倭軍士兵在巨大的勝利以及堆積如山的戰利品麵前淚流滿麵,高呼著:“天皇陛下班塞!班塞!”

前線大捷的電報傳到大本營“托陛下洪福,英勇的帝國陸軍混成旅團,已於27日早上擊敗牙山守軍,取得大捷!繳獲糧草彈藥無數。”

陸軍參謀本部總長山縣激動地說:“陛下,聽到了嗎?帝國陸軍取得大捷!”

天皇感到很激動,但強裝鎮定,眼中一行清淚流了出來:“大島這家夥幹的漂亮,好樣的!”

倭國國內再次轟動,天國的形象逐漸變得孱弱不堪,不堪一擊。

是接連不斷的勝利給了一個民族勇氣。

從左右翼陣地撤下來的士兵被擠壓在狹窄的成歡山道上,兩麵已經被重兵圍困。

一營長、二營長明白大勢已去,隻得命令兩個營向南麵的公州撤退,與團長的三營合兵一處,再作打算。

在前往公州途中,遇到了團長的北撤部隊,三支都在撤退的部隊彙合了。

團長:“目前牙山大部已經失陷,不是久留之地,我們要立刻前往平壤,與那裏的主力守軍彙合方為上策!”

一營長:“但目前北麵有倭軍攔路,該選擇哪條道路?”

團長:“我軍先向南方的釜山方向佯動,然後出其不意地向東北方向轉移,經過漢城東部前往平壤。敵人兵多行軍速度慢,必然不會窮追到底。”

二營長:“眼下也隻有如此了。可我軍丟了牙山陣地,幾乎全部的槍支彈藥、糧草輜重都已經丟棄,皇太子怪罪下來該怎麼辦?”

團長:“這我自有辦法!執行命令吧!”

一個月後,這支穿越無數山間小道,長途跋涉數百裏的先遣部隊,終於抵達平壤。衣衫襤褸麵黃肌瘦,減員達到一半以上。

陸軍參謀本部負責作戰的第一部部長提出一個作戰計劃,提交給總長山縣。

次長川上:“這也太冒險了,你讓帝國陸軍兵分三路,對平壤分進合擊。萬一中途被敵人各個擊破怎麼辦?我認為還是從釜山登陸,在漢城合兵一處,大兵團一起向平壤進軍更加穩妥。”

山縣平靜地說:“確實有些冒險,部長,說說你是怎麼考慮的!”

部長:“閣下,這是我在考察了對手的實際情況得出的結論!首先,敵人兵力不足,牙山的3000人已經被擊潰,平壤隻有1萬人,這麼點兵力連防禦都嫌不足,加上牙山新敗,士氣受到嚴重影響。所以我判斷對手隻會困守平壤,而不會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