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破敵中(1 / 1)

山陰縣外的一個山穀裏,大隊的突厥人正在行軍。

這是進中原的必經之路、可能是由於不熟悉地形的緣故吧,突厥人走的非常緩慢,非常小心。劉長軒看著突厥士兵走入山穀之後率軍在突厥兵之後堵住了進穀的路。突厥兵的前方,拓跋紹早已嚴陣以待。

待突厥兵行經穀中,頓時數十萬支箭從山穀上方射了下來。夾雜著滾石、火油,一時間突厥一方方寸大亂,就在這時拓跋紹率領軍隊從穀外衝了進來,拓跋紹一馬當先,一箭射死了敵方的將領。一時間部隊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士兵都急於尋找出口脫身,但這樣一來,混亂的場麵就成了西元軍隊的屠宰場,不一會兒就屍橫遍野,有幾個僥幸的突厥士兵逃出穀外也被劉長軒擊殺。這一仗大獲全勝,突厥士兵盡數被擊殺。

回營犒賞將士之後,劉氏父子和拓跋紹坐於帳內。劉長軒首先發話了:“今天我們雖然大獲全勝,但不知諸位發現了沒有,這隻是敵軍的小番試探,這隻軍隊大部隊並沒有走山穀這條路,這說明敵軍還是很畏懼我西元帝國的實力的。

但這樣一來,敵軍勢必不會輕易進軍西元境內,而會一直在邊境線上活動,騷擾邊民不說,對於作戰而言,持續的時間恐怕就會延長。時間一長,邊境作戰的糧草就會供給困難,這樣一來對我方就是坐失戰機。拓拔將軍,你可有何良策?”

劉荀也是不無擔憂的說道,這正是我所擔憂的。拓跋紹說道:“長軒分析的不無道理,不如我們主動出擊,在邊境之外擺開大軍與其決戰,不知二位元帥意下如何?”

長軒道:“拓拔將軍的想法跟我如出一轍,境外決戰有三個優點。其一,可以減少百姓的傷亡,為我們贏得民聲。

其二,就我們西元帝國的將士實力而言,完全有能力與突厥軍隊展開大規模的攻擊。

其三,如果得勝,這將會大大壯大我西元帝國的聲威,使其他瞞過不敢輕易來犯。所以,拓拔將軍,還得你來打前鋒啊!”

“長軒副帥放心。本將軍已經很久沒有開殺戒了。這群突厥兵根本不夠殺的。”拓跋紹說這話的時候,臉上寫滿了嗜殺的神情。

三天後,西元軍隊出大同府,過邊境,於境外的大平原上排兵列陣,準備於突厥軍隊決一死戰。突厥軍隊這次明顯是一次有預謀的軍事行動,顯然現在出現在劉長軒他們麵前的軍隊要多於二十萬,黑壓壓的一片望過去,沒有邊際。

劉長軒、劉荀、拓跋紹騎馬站在陣前。拓跋紹揮起長槍喊了一聲“衝”隨即一馬當先衝了出去。接著劉長軒長刀出鞘。也衝了出去,五十萬軍隊浩浩蕩蕩鋪天蓋地的卷了過去。拓跋紹不愧是統領軍隊多年的將軍。戰場上沒有半點含糊,殺人漸漸殺起了興。

一人陷於千軍萬馬之中竟好伐無傷。劉長軒初上戰場,手中長刀所過之處,無人能從刀下生還。“滄溟”再一次顯示了它強橫的戰鬥力。

一番混戰之後,西元軍隊終於以強橫的戰鬥力和人數上的優勢將突厥軍隊的陣型衝亂,劉長軒渾身是血,從小訓練的修為加上長刀“滄溟”是他在戰場上如同殺神,他周圍的人已經開始恐懼

竟無一人再敢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