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芻議(1 / 2)

黨政機關公文寫作芻議

時政資訊

作者:李政清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對公文的擬製、辦理、管理等方麵進行了明確,並且指出,公文應當做到內容簡潔、主題突出、觀點鮮明、結構嚴謹、表述準確、文字精練。在實際工作中,黨政機關公文中容易出現的語言錯誤或不規範的地方包括語音、語義、語法、詞彙、文字等方麵。

一、黨政機關公文中容易出現的語義重複現象及辨析

語義重複是指在某個中心詞的前麵或後麵,添加一個與中心詞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出現句中某個成分多餘,從而導致語義的重複。語義重複通常的表現形式有:主語重複,謂語重複,賓語重複,定語重複,狀語重複,補語重複等。在此,作者列舉20例黨政機關公文中容易出現的語義重複現象,並進行簡要辨析。

1.例句:此次事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將會波及到很多地方。“波及到”。《現代漢語詞典》對“波及”的釋意為“牽涉到;影響到”,其本身已經含有“到”的意思,把“波及”和“到”連用的現象很常見,屬於語義重複。

2.例句:事件的調查一旦有新的進展,我們將及時公諸於眾。“公諸於眾”。從古音看,“諸”和“之”同音,而“諸”和“於”有時疊韻,“諸”即之於或之乎的合音,已經包含“於”的意思。可以說“公之於眾”,而不能說“公諸於眾”。

3.例句:我們要避免一些不良陋習。“不良陋習”。“不良”是不好的意思;“陋習”是指不好的習慣。如果要表達某種行為或習慣不好,用“陋習”即可,無需在“陋習”前麵加上“不良”“不好”“壞”等字詞修飾,造成語義重複。

4.例句:這些簡直就是不必要的浪費。“不必要的浪費”。“浪費”是指對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等使用不當或沒有節製,其本身就含有不必要的意思,既然是“浪費”,就一定沒有必要。“不必要的浪費”的言外之意誤導人們以為還有“必要的浪費”。

5.例句:他真是一位好楷模啊。“好楷模”。“楷模”表示值得學習的人或事物、榜樣,是對行為主體的讚揚,已經包含“好”的意思,使用時無需用“好”來修飾。

6.例句:他不僅對她沒有憐憫之心,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予以摧殘。“更加變本加厲”。“變本加厲”屬貶義,多用於壞行為、壞事情,是指事情的狀態變得比原來更加嚴重。例句中在“變本加厲”前麵畫蛇添足地加上“更加”,造成語義重複,應該去掉。

7.例句: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和諧的社會環境,使得百姓的生活安居樂業。“生活安居樂業”。“安居樂業”出自《老子》,意思是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本身含有生活的意思。“百姓的生活安居樂業”意思是“百姓的生活安定愉快的生活和勞動”,顯然是重複,應該刪除其中的“生活”,直接表述為“安居樂業”即可。

8.例句:我們已大獲全勝,凱旋而歸。“凱旋而歸”。這是在黨政機關公文乃至報刊中常見錯誤用法之一,原因是沒有真正理解“凱旋”的意思。“凱旋”是指奏著勝利的樂歌歸來,含有“歸來”的意思。“凱旋”即可,不必加上“而歸”“歸來”。

9.例句:我們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親眼目睹”。“目睹”表示親眼看見,再在“目睹”前麵加上“親眼”就多餘了。不是“親眼”的,怎麼能稱作“目睹”。如果非要使用“親眼”的話,可以表述為“親眼看見”。

10.例句:明天按計劃進行帶妝彩排。“帶妝彩排”。“彩排”是指演出前的最後排練,演員穿著演出服裝並化妝,音樂、舞台等各部門均按照正式演出的要求工作。所以“彩排”本身就帶“彩”,不用特意強調“帶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