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搭乘“幸福列車”奔小康(1 / 2)

搭乘“幸福列車”奔小康

科學發展 推動跨越 同步小康

作者:石承勇

自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提出全省要以縣為單位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凱裏市提出在2015年率先步入小康以來,凱裏市不斷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製,對計生“兩戶”實行陽光政策。

老金家的開心事

近日,家住凱裏市爐山鎮新山村老寨組的獨女戶金友榮喜遷新居,由原來危舊的三間土木房搬進了現在的小洋樓。麵對前來賀喜的親朋鄉鄰和鄉村幹部,夫婦倆喜笑顏開。

金友榮夫婦收養獨女後,便積極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領取了《獨生子女光榮證》,成為獨生子女戶當中的一員。

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村“兩戶”家庭的扶持力度,為金友榮一家相繼落實了每年1200元的養老保障、一家3口優先享受農村“低保”、免費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更令他欣喜的是,今年市裏又給他補貼了5萬元危舊房改造款,幫助他們住進寬敞明亮的小洋樓。

沾了好政策的光

一串串黑色的葡萄飽滿地掛在葡萄架上,一撥撥采摘葡萄的人來來往往,葡萄園的寂靜隨著夏季的熱浪熱鬧起來,果園裏一片歡聲笑語。

“夏季是葡萄園一年中最熱鬧的時期。”葡萄園主人王茂發笑道。

今年44歲的王茂發結婚後,一直與妻子在廣東打工。2011年,他們利用外出打工所掙的錢作為啟動資金,回鄉承包了村裏的15畝葡萄園。“由於都是門外漢,剛開始接觸葡萄種植時,我們幹得很辛苦,一邊請計生辦協調技術員指導,一邊自己學習摸索。”為了種好葡萄,王茂發一家人把吃、住都在葡萄園裏。“說是住葡萄園,其實就是在園子裏搭的一個簡易棚子。一到下雨天,水都能漫進房間裏來。”王茂發的妻子蔣鑫鳳說,那個時候,整天忙得忘記時間,照顧完孩子還要打理葡萄園。

葡萄園進入正軌後,王茂發夫婦還想再生育一個女兒,但是看到村裏有的家庭生了二孩後,因負擔變重而出現返貧的現象後,徹底打消了生育二孩的念頭。2012年6月,王茂發在和妻子、父母商量後,響應國家號召,主動辦理了獨生子女證,放棄生育二孩的機會,把主要精力都放到發展葡萄園、家庭養殖上麵。

“現在我家正在國道旁修建一棟4層樓房,已經建到了第二層,想不到的是計生部門還發放了4萬元的建房補充金,真是沾了計劃生育好政策的光。” 蔣鑫鳳高興地說。

關愛農村計生“兩戶”子女

8月12日,對於家住凱裏市龍場鎮虎莊村的顧增業來說是一個值得高興的日子。這天,凱裏市人口計生局工作人員發放給他5000元的高考升學獎勵金。顧增業高興地說:“我是獨生子女戶子女,在接到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建築係的錄取通知書後,意外收到了5000元的現金獎勵,感謝計生部門的關懷。” 顧增業的母親也感動地說: “孩子考上大學後,一直被費用問題困擾,黨的政策惠及民心,讓我們全家圓了夢,還是黨的政策好。”

凱裏市為進一步把 “關懷、關愛”農村計生“兩戶”活動引向深入,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製,真正讓廣大農村獨生子女及雙女戶子女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得實惠、生活上有保障,進一步鼓勵他們健康成長,促進全市生育觀念的轉變,出台了相關文件。其中規定:對農村獨生子女戶和二女絕育戶子女進入普通高校學習的,給予一次性獎勵5000元。

該政策自2011年執行以來,已惠及42戶農村獨生子女及雙女戶子女,兌現升學獎勵金2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