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考來臨時,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替孩子減壓了。但是,減壓如果弄不好就會轉變成加壓,所以請家長們一定要謹慎而行之,否則,就不如什麼也不用做。當然,我們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孩子麵臨高考,而讓自己坐下來什麼也不用做,是非常困難的事,但如果你幫的隻是倒忙的話,不僅對你的孩子是一種遺憾,對你自己也是一種悔恨。
而今的高考製度,仍然是給孩子加壓的製度,這一點我們不能回避。但如果你的孩子心理素質好的話,他是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的,既然他沒什麼壓力,就不用減什麼壓了,免得徒增煩惱。
但孩子終究還是孩子,畢竟還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對高考產生壓力也是常理,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規律。但作為家長,要給孩子減壓的話,首先要讓自己放鬆,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有太多的壓力,又怎能談上給孩子減壓?
專家指出,家長們要適當地采用科學的方法調節情緒,減輕壓力。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最近幾年來,每逢高考,除了很多考生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尋求幫助外,不少家長也開始尋求幫助。而大多數家長的問題主要有四個方麵:一是焦躁不安,神情恍惚;二是過分不自覺地關心孩子,到孩子房間偷看等;三是嚴重失眠;四是常請假在家,用各種手段督促孩子複習,弄得全家緊張。
隻有看清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所以請家長一定要注意下麵的這些問題:
(1)避免給孩子施加“隱性壓力”
對要高考的孩子,千萬不要好言相勸,或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如何刻苦讀書,如何金榜題名等等。因為這樣會給孩子一種暗示,讓孩子認為自己還不夠刻苦,還不夠用功,這就無形中對孩子形成了一種“隱性壓力”。而且這種壓力要比有形的壓力大得多,重則讓一些孩子引發疾病,如:感冒、發燒、痢疾等;輕則會讓孩子在學習上超載,導致孩子體力不支。
(2)對孩子應順其自然
作為家長,麵對孩子高考的重要關頭,心中焦急是可以理解的,但無論如何焦急都不能表達出來,要控製在子女麵前的表現。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家庭氣氛要保持常態,不要過分關心孩子,更不要過分體貼孩子。
②不要有暗示性語言激化孩子的不安,既不要講“你緊張嗎?”“睡得好嗎?”的話,更不要安慰“你不要緊張,不要害怕”的話,因為這樣實際上是在挑動孩子心中的不安。
③幫助孩子安排好計劃,杜絕無限製地加班加點。
④如果發現孩子緊張,有失常的表現,要請心理醫生幫助。
(3)總結“過來人”的經驗引導孩子
自己的孩子第一次麵對高考,當然沒什麼經驗,而且您更不能自己“摸索”經驗,所以一定要尋求一些“過來人”的幫助,盡管他們的經驗不一定適合您的孩子,但還是可以借鑒的。我們也幫您總結了一些“過來人”的經驗,以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