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又依言傳訊,傳李玄的話傳給朱煥,朱煥臨場指揮,按著李玄的安排排開陣勢。
排兵布陣本應令下兵行,戰場上聲音操亂,為將者應以令旗指揮作戰,但李玄不懂軍中旗語,而且玄武會眾人也看不懂旗語,李玄隻能以言語相告,還得靠李武傳訊。這樣一來,便不能實時指揮戰鬥,未免得不到先機。
李靖看到玄武會的陣勢,知道己方已現敗象,實在是大驚失措,他萬沒想到,玄武會一眾草莽,竟能布下如此精妙的陣法,竟連他都破不了。其實,憑他的韜略和經驗,李玄這種破綻百出的《八陣圖》,根本難不倒他,隻是一來他沒見過這種陣法,二來也是出乎他的意料,萬沒想到他們懂得行軍布陣之法,是以一時想不出破陣之策。但若將士們能在堅持一會兒,容他思考破陣之策,他勢必會破得此陣。
李靖知道萬不能胡亂行事,便揮槍令將士保持軍容,堅守不攻,他自己則細想破陣之策。他雖未見過此陣法,但畢竟臨敵經驗要比李玄豐富的多,懂得隨機應變,他下令,讓將士們擺出與玄武會一樣的陣型,也是成八角星之狀,外圍八個角與玄武會內部八角相對,隻不過將士們全部麵向外圍,以禦賊寇。
這樣一來,雙方的陣勢已不分優劣,而玄武會人手不足,且都是驚弓之鳥,自是又處於下風。
李武此時又跑到了李玄身邊,急忙地問道:“怎麼辦啊?”。
李玄也沒想到李靖竟會這麼做,焦頭爛額地想不出辦法,他目不轉睛的看著底下的陣仗,突然說道:“我知道了,他們想不出破我陣法的方法,是在效仿我們的陣法,按理說這本破不了我的陣法,他們隻是想拖延時間,以尋找對策,但他們都是訓練有素的將士,而我們則從未訓練過陣法,自然處在了下風。這樣,你讓他們陣型不要亂,轉動起來,對軍必定會隨著我們轉動,他們是被動的跟著我們轉,必會陣腳大亂。”。
李武傳令過去,玄武會的陣勢轉動起來了,果然不出李玄所料,他們的陣腳果真大亂。
此時,李靖再不敢輕視這群莽夫了,他實在好奇,玄武會的這個奇人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看到了山坡之上站著的李玄在聚精會神的觀戰,本來還不敢相信,這麼年輕的一個毛頭小子能布下這樣的陣法。但李靖看到除此之外再無人在旁揮令指揮,隻有一個年輕人在他和玄武會眾人隻見來回奔波傳話,也不得不相信了。
人生最痛快之事,莫過於棋逢對手,兵臨悍將,尤其是對於李靖這種久經戰場的人來說。他此時不但沒有生氣,也沒有擔憂,反而有一種喜悅,隻想與那人較量一下。隨後,提起精神,雙手勁揮長槍,陣法突變,玄武會眾人又處下風。
李玄也不甘示弱,要李武傳訊,變換了另一種陣法相對。
二人各顯神通,底下兩方的人馬各自變法,雙方的陣法也是變化莫測,已過了一個時辰,他二人已變化了數十種陣法,卻還是勝負未分。
楊文幹站在李玄身旁,看到這一切,竟驚訝的說不出話,他怎麼也想不通李玄是如何學會這等奧妙的陣法的,李玄的兵法都是自己所授,自己竟沒發現他又這個本是。雖然楊文幹想不明白,但心裏還是有無盡的欣慰,李玄有此能耐,何愁得不到天下?
雙方在他們的爭鬥下,都隻剩下百餘人,可以說是兩敗俱傷。李靖越鬥越勇,好像沉浸在了這一場比試中,忘了這竟是一場戰鬥。李玄也是忘乎所以,腦海中隻有陣法綱要,也忘卻了他們的爭鬥,已令數百人喪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