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迷信(1 / 2)

謝家的生活水平並不是太好。養三個孩子,而且還有張知行這個大學生。僅憑著謝國慶和李蘭花種地、賣豆芽、打工掙錢,日子都過的緊梆梆的。

於這樣的生活,張知行卻從未感覺到一絲半毫的不滿。這個家很溫暖,謝國慶和李蘭花所說並非他的親生父母,卻給了他最真摯的疼愛。或許是懂事,從小到大張知行都像是謝國慶手裏的寶貝,好吃的好喝的總是先給張知行。因為這事,小時候謝小強可沒少鬧情緒。

自從張知行開始外出上學,每次回家謝國慶總會殺隻雞。而且是雷打不動的慣例,不論家裏生活水平是怎樣的緊張。謝國慶認為,張知行學習很耗費腦力,整日吃那些沒營養的肯定是不行的,學校裏他管不到,回到家裏必須補補。

中午李翠蓮做了個土豆燉雞,又調了幾個涼菜。一家人談著謝小強的訂婚事宜,再說道說道張知行最近在學校裏頭發生的趣事,這頓飯吃的是相當開心。

到正準備刷碗的時候,一大群人在村支書謝建國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很多時候,農村白天大門就沒關過,雖稱不上夜不閉戶,但也充滿了相互之間淳樸的信任。

倒是讓張知行有些迷茫的是,謝建國是張知行本家二伯,在村裏很有些威望。像謝國慶這一代人對其幾乎是言聽計從,從來都是盲目的支持。是村裏頭實實在在的大人物。平日頭他這位本家二伯也是常年難登一次門,標準的無事不登三寶殿。而且以前來的時候大多是繃著臉,今天怎麼會進門的時候一直露著笑容呢?

李蘭花和謝小娟趕忙把桌子收拾了,張羅著給眾人倒茶。

接下來謝建國對來的眾人進行介紹的時候,可是把謝國慶嚇了一大跳。細數一下來的那些人,三橋鄉黨委幾乎都到他家來開會了?

謝國慶不過是全國各地到處跑著打工的農民工,哪掙錢就往哪。什麼歪心眼也沒,隻知道下力氣。這種老實人自然不會有多大的交際圈。他們這幾間瓦房什麼時候出現過鄉裏領導集體光臨的場麵?最主要的是這群鄉領導似乎個個沒了平日裏頭那副高高在上,全都放下了架子,說話態度都挺和氣的。這多少讓他有些受寵若驚。

待看到處在眾人中心的周永貴張知行才算明白,這是他的魚兒上鉤了,卻是翻起了不小的波浪。讓他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周永貴也不想驚動三橋鄉裏的那些人,但他和趙明昨晚腦袋一直稀裏糊塗的,根本就沒記住張知行家的地址。隻知道他叫張知行,家住大謝莊。他心裏也著急,沒怎麼多想,直接飆著市委一號車奔到了鄉政府大院,可把三橋鄉上上下下驚的是一身冷汗。他們還以為縣委書記來突擊檢查了呢。

雖說沒看到縣委書記,但是三橋鄉這一大堆領導此時還是心有餘悸。

待看到張知行之後,周永貴就拉著他走了出去。陳全民的事情可不能到處宣揚,那是會有大麻煩。即使以現在時態擴散的狀況就足以讓縣委縣政府有些應接不暇了。

鄉裏的領導們雖說對於今天的事情感覺到莫名其妙,但是卻也早已各個練就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問農戶心聲的本事。說了半天,雲山霧繚,似乎是什麼也沒問,又似乎把謝家各種困難都關心了個遍。

平日裏總是壓著腔調的村支書此時似乎變成了一個和聲細語的鄰家大叔,時不時的也附和幾句謝國慶的心聲,又隔一會不著痕跡的誇耀講話的領導幾句。總之,門外二人竊竊私語,屋裏眾人也是相談甚歡。

周永貴與張知行的談話卻出現了一些小小的波動。周永貴那咂舌的表情和激動的聲音雖讓屋裏頭的人聽不清楚,卻也能感覺到外頭不太一樣的變化。

聽到張知行說去給陳全民醫治有顧忌,周永貴的心可是沉到底了。待聽到張知行說具體原因是收錢的時候差點崩潰了過去。

“什麼,五百塊錢”

“那,要不,三百?不過,今晚要是回來的晚,你得管頓飯,還得包路費”

……

昨晚十一點多陳全民在回歸的途中醒來,當周永貴和趙明全都一臉喜氣的時候,異狀發生了。陳全民竟然一聲不吭,眼眶裏缺滿是淚水。緊接著就是嚎啕大哭,一直被送到縣醫院病房都不止。

縣人民醫院頓時炸鍋了,召集縣裏所有的大夫進行會診。僅僅是三個鍾頭不到,縣人民院就徹底認輸。這期間,陳全民又一次昏了過去。在縣裏幾位主要領導的怒聲責罵下。陳全民還是迅速被轉移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而且市裏頭的那些專家們竟然集體束手無策。

整個西陽縣的重要機關都蒙上了一層陰霾,從縣醫院裏流傳出的陳全民進鬼屋之後,啼哭不止的消息在整個縣城傳的沸沸揚揚。給縣委縣政府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本來如眾星捧月的縣委書記秘書趙明瞬間成了縣領導的批判對象,從他們見到陳全民那一刻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對趙明的批評。周永貴也是躲在角落裏一聲不吭,時不時的會有一些縣裏頭的大小頭頭的目光幾乎跟看死人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