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十八年正月十九日(1661年2月17日),乾清宮。八歲的康熙帝玄燁在祖母孝莊太皇太後的注視下,慢慢的走向金鑾寶座。
玄燁此時的腦中,浮現的是正月初六的晚上,他和太監玩捉迷藏時不小心看到的情景。
他小小的人正愁著藏在哪裏,忽然看到了皇阿瑪和皇祖母在在養心殿裏說話,門虛掩著,奇怪的是,偌大的養心殿竟然一個伺候的太監宮女都沒有。他並未多想,正要推門進去的時候,卻忽然看到了皇祖母跪了下來,邊哭邊說著什麼。玄燁站在門口愣住了,隨即緊緊的捂住了嘴巴。他聽不清皇阿瑪和皇祖母在說些什麼,但聰明的他知道,這件事非同小可。
過了一會,他靜靜的離開養心殿門口,同來尋他的太監回到了坤寧宮。撫養玄燁的皇後博爾濟吉特氏還未睡下,見到玄燁回來,忙吩咐下人端上來一碗早就預備好的銀耳蓮子湯。玄燁恭敬的請過安後,便隻是坐在桌前默默的吃著,同平日活潑的樣子大不相同。皇後看了一會,坐在玄燁的對麵問道:“玄燁,今個怎麼話這麼少?是不是嫌東西不好吃?”
玄燁拿著湯匙的手頓了一下,很快,放下湯匙,抬起頭答道:“皇額娘,我隻是覺得有些頭疼,大概是方才在外麵玩的時候凍著了,不礙事的。”皇後聽了,也未多說什麼,隻吩咐下人早些伺候康熙休息,便離開了。
初七,早上玄燁剛起來,還未用早膳,便被早已等在門外的孝莊皇太後身邊的貼身侍女蘇麻拉姑帶去了慈寧宮。路上,玄燁一邊朝手心裏哈氣,一邊問蘇麻拉姑:“蘇麻姑姑,皇祖母這麼早找我是有什麼急事嗎?”蘇麻拉姑隻是笑笑,並沒有回答。
到了慈寧宮,孝莊正好要用早膳,便招呼玄燁:“乖孫兒,過來陪皇祖母一起用膳。”然後朝蘇麻拉姑點了點頭,蘇麻拉姑便令宮內的下人都退了出去,然後站在孝莊的身後伺候孝莊和玄燁用早膳。玄燁笑著答應,連忙快步走過去請過安後坐在孝莊身邊。
玄燁的生母佟佳氏隻是順治的庶妃,何況後來順治專寵董鄂氏,佟佳氏同其他的妃子一樣備受冷落。佟佳氏生下玄燁後便交由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撫養。玄燁不在親生母親的身邊長大,多少有些孤單,與皇後肯定也不像與親生母親般親昵。反倒是皇祖母很疼自己,經常檢查自己的功課,有好吃的都叫人送來給玄燁嚐嚐,有了什麼稀罕的玩意兒也叫自己過去看,祖孫的感情十分深厚。
走神的當兒,聽到孝莊叫自己,忙回過神來。孝莊問:“聽說你昨晚有些著涼,現在好些了嗎?”玄燁答道:“好多了,勞皇祖母您掛心了。”孝莊笑了笑,忽然一轉話鋒問道,“你覺得你皇阿瑪可是個好皇帝?”旁邊的蘇麻拉姑心裏一驚,玄燁心裏也是一驚,低著頭放下碗筷,想了想說:“皇祖母,孫兒不敢擅自評判皇阿瑪的功過。”“這裏沒有外人。你想說什麼說便是了。”良久,玄燁輕聲說“在孫兒看來,皇阿瑪勤政愛民,不鋪張浪費,屢次減免苛捐雜稅,整頓吏治。在孫兒的心目中,皇阿瑪是個好皇帝。”
孝莊聽了,卻什麼都沒說。隻招呼蘇麻拉姑叫人進來撤下吃完的早膳,並讓蘇麻拉姑親自送玄燁回坤寧宮。
一路無言,快到坤寧宮的時候,玄燁大著膽子問,:“蘇麻姑姑,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惹皇祖母不高興了?”蘇麻拉姑溫柔的摸著玄燁的頭,說:“你皇祖母這麼疼你,怎麼會生你的氣呢。你不要多想了,快回去吧。”
玄燁一進自己的住處,就看見皇後焦急的在房內踱來踱去。一見玄燁推門進來,趕忙關上房門,然後拉玄燁坐下,開口便問:“皇太後找你說了些什麼?”玄燁皺了皺眉頭,“沒說什麼,隻是隨便問了幾句。不過······”皇後見狀,忙追問,“不過什麼?”玄燁心裏鬥爭了好半天,終於把聲音壓到最小,慢慢的說:“不過,皇祖母還問我,覺得皇阿瑪是不是個好皇帝······”皇後聽完身子一震,緊緊的盯著玄燁,似乎想看出來玄燁回答了什麼。
玄燁見平時一向十分淡然的皇後,現在竟這幅模樣,再把昨晚到現在的所有事情串聯在一起,心中大驚。“皇額娘,可是有什麼事情發生?”
皇後鎮定下來,說道,“昨晚你皇阿瑪急召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及原內閣學士麻勒吉入養心殿,口授遺詔!”皇後聲音雖輕,但是把最後四個字說的格外鄭重。玄燁聽聞此語,瞬間起了身,神色滿是詫異和不敢相信,“皇阿瑪正當青年,為何這麼早便立下遺詔?”皇後歎了口氣“你也不是不知道,自從董鄂氏去了以後,你皇阿瑪傷心過度,身體每況愈下。初二從憫忠寺觀看吳良輔出家儀式回來的當晚就不知怎麼的發起高燒來,一直到現在也不見好。昨晚又口授了遺詔,玄燁你·······”說到這便停下了,看著玄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