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他練功完畢,我們聯袂去拜訪他。”兩人興致高昂,說動便動,杜牧將自己寫了一半的《孫子注》帶上。
正在艙房中苦思對付楊誌誠的法子,李賢齊見劉蕡、杜牧聯袂而來,手握詩稿,心中有些不快,我這兒正想著盧綸詐城的事,哪有心思談論詩詞,隻想敷衍幾句,將兩人盡快打發出去。
客氣禮貌還是必須的,李賢齊微笑拱手:“賢齊軍務纏身,正在焦頭爛額,吟詩作賦就免了,何況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兩位請坐,上茶。”
一溜紫榆圈椅,配著紫榆雕花茶幾,俏婢奉上似銀如雪的邢州白瓷蓋碗茶具。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李振威妙語如珠。這是某的《孫子注》,請李振威指點一二。” 杜牧灑脫不拘,遞上《孫子注》,已經挨著李賢齊坐下。
杜牧不是自負才高,風流倜儻嗎?後人說你詩酒風流,一生泡妞無數,日子過得香豔啊,我今後束身歸朝,與你在長安爭風吃醋……現在就壓你一頭,今兒既然送上門來就玩玩你。
李賢齊略略翻看,當翻到奇正一節,見上麵寫道,“奇亦為正之正,正亦為奇之奇,彼此相窮,循環無窮!”
將書稿丟在案幾上不置可否,李賢齊微微一笑,侃侃而言:“牧之兄還未上陣殺過敵吧?臨陣料敵,設奇正之兵,首要察敵料將,敵軍操訓、軍紀、士氣、軍械、後勤糧草都是察敵重點。看敵將性格如何,對周遭情勢的反應,敵將對軍隊的掌控如何,臨戰的布陣應對。有時戰機一閃即逝,有時以拙勝巧,極簡單的戰法就能取勝,都需臨戰應變,把握戰機,那裏需要奇正循環變來變去?”
“何況戰爭不可控製的因素太多,所謂名將臨戰,常懷憂懼之心。那有什麼常勝將軍,趙括紙上談兵,害了四十萬將士性命,牧之經過戰場的曆練,能活下來,再來為孫子作注吧!”李賢齊雖然麵帶笑容,可話語卻一點情麵不留,你算老幾,學魏武曹操,給孫子作注,不是貽笑大方嗎?
李賢齊所言不虛,杜牧俊臉臊得通紅,低頭一想,他不過一介少年,又經過多少戰陣?李賢齊也未細看《孫子注》,裏麵有些論點論據采自衛公兵法,還有曾祖杜希望戎馬一生的心得,一番心血被人輕視,杜牧骨子裏那股傲氣一起,拱手淡淡道:“杜牧受教,回去後當深思李振威的高論,告辭!”轉身拂袖離去。
“牧之留步!” 劉蕡拉他不住。轉身責怪李賢齊:“某為你招攬賢才,你怎可如此嘲弄牧之?”
待要追出,劉蕡被李賢齊叫住,“此等才高之人自命不凡,如能多受些挫折,方成大器,沒聽說過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嗎?杜牧連這層都悟不透,怎能談兵?”
“你也不要走了,幽州情勢更加險惡,五百多狼牙騎未能進入幽州,盧綸被楊誌誠擢升為左衙都兵馬使,寧遠將軍,某擔心他地位一變,會不會首鼠兩端?讓事態脫離了我們的控製。” 李賢齊眉宇間滿滿都是憂色。
“已近申末時分,盧綸還沒有情報傳出,最壞的結果就是他叛變投靠楊誌誠,為狼牙騎設下陷阱!”劉蕡倒吸一口涼氣。
……
大戰來臨,狼牙騎能不能奪下幽州,逐走楊誌誠,李賢齊報得大仇?
兄弟們想看書,不要忘了天天投鮮花票,弄收藏,《藩鎮》衝上曆史分類鮮花榜,一日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