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故道整軍(上)(1 / 3)

今日五更第一更!

昨夜12點發了一章,今日早上5點一看,還是有上千個書友點讀,投票,收藏!燕歌感動得淚眼花花,唯有勤奮地碼字,認真地修改……

兄弟,今天能將你手中的鮮花票全部砸來嗎?

再砸四百張,讓《藩鎮》高歌猛進,衝上首頁的點擊榜,鮮花榜!

……

周綝臉漲得通紅,欲辨無語,張檀州來時叮嚀,這一營朝氣蓬勃的年輕軍士明裏是調給李賢齊,暗地是衛護張直方、周武、石鈺等雄武軍子弟,磨礪兩三年,就回歸雄武軍,這事可不能明著說,說出來淡了兩家情分,如果就此回去,張檀州豈不責怪於我?

李賢齊冷眼旁觀,過了一會才道:“段靈狐是狼牙騎的福將,兩次出手都立有大功,兵貴神速,宜馬上與武大哥行動。”

段靈狐經不住誇,帶著幾分女兒的嬌羞情狀,脆生生地道了聲:“呃,末將領命。”

武金剛經曆了戰敗被俘,氣質更加沉穩,現在又蒙李賢齊信重,心頭一片暖意,橫臂擊胸,欣然領命而去。

待兩人出了帳,李賢齊麵上疑色甚重,“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咦,段靈狐莫不是女扮男裝,效花木蘭替父從軍?這事奇怪,她與某自幼相熟,卻從不肯與我同床共枕!”

眾將聞言,忍俊不禁,爆出一片哄堂大笑,周綝本是豪爽之人,也朗聲大笑,中軍帳中的尷尬也消散於無形。

“周致果,河朔三鎮牙軍之亂,殺帥逐帥,沿襲成風,究其原由在於軍製,事權太過集中,軍士往往成了將校的私兵,某與劉參軍探討過此事。”李賢齊盯著正聽得入神的劉蕡,要他出來說幾句。

劉蕡納悶,你何時與我探討過此事,清了清嗓子,“藩鎮擅兵,牙軍為亂,毒瘤在於軍製,節度使集軍、政、財、監察諸權於一身,節度使不僅領兵,而且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兼理民政。又加京官和禦史大夫頭銜,兼觀察使、營田使、度支使等職,上行下效,軍使也兼支州刺史……根治之法在於文武分治,各司其職——”

現在談論藩鎮之弊還有些早,何況李賢齊自己正往藩鎮的道路上攢勁呢,眾將神色漸漸不豫,李賢齊打斷了劉蕡,“劉參軍高見,賢齊受教。某來談談自下而上如何革新。”

凡是鼎故革新,都會觸動一部人的利益,形成阻力後,使你的革新中途夭折,或被執行得麵目全非,大異初衷,如北宋王安石的變法就死在這兒。要想革新成功,首先得將大多數人的利益與革新捆綁在一起。其次在於不同地方的試點,有一個成功的例子擺在那兒,總結後由點及麵的推行,就比較容易成功。

“帳中諸將多是沙場宿將,自然知道擒賊擒王的戰術,軍士若失去指揮,潰散成一片散沙,火長與一火軍士,同吃同住,情同手足。火長不亂,一火軍士可結成鴛鴦陣殺敵自保,故某以為火長責任之重,猶如屋宇之基石!”

李賢齊環顧四周,見眾將或深思,或點頭,方才繼續道:“狼牙騎一火為十二人,設火長、火左、火右,五火一隊六十人,設隊正、隊左、隊右,每旅三隊一百八十人,設旅帥,旅左、旅右,每團三旅共五百四十人,設校尉、左尉、右尉,每營五團共一千六百二十人。”

張允皋若有所思,看來劉蕡果有大才,輔佐李賢齊,他的見識日漸高明,自己與李賢齊各掌一營,軍權緊緊控在手中,讚起它的妙處,“此編製甚好,幽州牙軍,每旅兩隊共百人,每團兩旅共兩百人,五團一營才不過千人,如此既可隱瞞狼牙騎軍力,臨戰可收出其不意的效果,無論狼牙騎還是左衙的軍校都可安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