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聞言嗔怪:“桃花塢不是還有耿精忠,就是舍了這條命,也要護得李振威周全,倒是與楊翊麾別後,山水相隔,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聚?”
耿精忠說著說著,心頭一熱,虎目噙淚。
楊亮麵色平靜,再三叮囑兩位:“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賢齊與精忠千萬小心!”言罷猛地轉身登船,喝令揚帆起航,卻不覺淚流滿麵。
望著碧波之上漸漸遠去的帆影,良久,李賢齊用紅巾拭去眼角的淚花,喃喃自語:“這已是第三批遷往祖山的工匠軍士,楊師,你要珍重。”
半月後,血狼堡演武場
“刺!”張直方大喊一聲,汗濕羅衣,正在驕陽下率領一火狼牙騎一遍遍努力練習槍術,
演武台上,雄武軍使張仲武瞧著狼牙騎軍容齊整,操訓士氣高漲,不由讚道:“賢齊有將帥統兵之能,狼牙騎眼下煥然一新,某不如也。”
周綝瞧著張直方練槍,微微動容,“張檀州,你瞧直方身負沙衣,已刺了六十多槍,暴曬下也不叫苦喊累,堅強了許多。某昨日指點他的槍術,幾槍刺來,又快有急,直指要害,弄得我手忙腳亂的,尋常軍士不是他的敵手。紅巾兒,誰要是不求上進,為眾人瞧不起不說,還要被逐出紅巾兒。張直方、周武入了紅巾兒,在少年夥伴的影響下,研討兵書練習騎射,遠勝在雄武軍中曆練。”
張仲武思索良久,轉身對周綝道:“某來血狼堡半月,一直在觀察,剛剛明白,李賢齊操訓狼牙騎,既練戰技,更重思想,閑來研討兵法戰術,不是練軍實乃練將,再從雄武軍挑出六百年青軍士,撥給狼牙騎,讓李賢齊為雄武軍練些軍校出來。”
日後有雄武軍精銳護著,張直方、周武就是出塞擊胡,也可放心,周綝心存感激,提議道:“就讓張直方任狼牙騎右副指揮使吧?”
張仲武搖頭,一口否決:“某長年累月呆在邊塞,直方被他母親嬌慣,脾氣暴躁易怒,年少不能服眾,就給李賢齊做個親衛,任命周武為右副指揮使。”
周綝驚喜交加,口中連聲推辭:“弟周武愚頑,未經戰陣,當不得此職,應任命一員軍中宿將。”
“李賢齊比周武年少,也可統率一營兵馬,何況左副指揮使為張允皋,有他坐鎮,應是無憂。” 張仲武淡淡道。
本打算盤桓幾日就回檀州,在血狼堡所見所聞,令雄武軍使張仲武驚佩,一心延攬盧遵、劉蕡,卻碰了個軟釘子,二人均未表態,反而積極參與血狼堡事務,與李賢齊常在一起議事。
反複思索,張仲武明白過來,李賢齊乃雄武軍狼牙騎指揮使,就盧遵、劉蕡還不是在我麾下,這樣也照顧了吳仲舒的麵子,日後二人隨李賢齊有了軍功政績,有了提拔的借口,正好委之重任。
如何掌控狼牙騎,乃首要大事。狼牙騎軍士多出自雄武軍,以其百戰邊兵的實力,任個火長隊正綽綽有餘,如此一來,少年振威校尉就是有牙軍指揮使張允皋的輔助,狼牙騎還是在張仲武掌控之中,少年振威校尉勇武剽捷不說,為人機智,眼光也讓人歎服,好在他還年少,沒有百勝的威名,要是他不聽招呼,還可命狼牙騎中的雄武軍除了他……
……
張仲武投筆從戎,允文允武的人物,在河朔三鎮崛起,任幽州節後,獎勵耕織,嚴明軍紀,汰弱存強,讓幽州軍成為唐末諸鎮的勁旅之一,擊退回鶻,收服契丹山奚,公元849年他在任上病死,其子張直方接任,自是一方梟雄,李賢齊與他鬥智,結局如何?故事越來越精彩,支持藩鎮,投票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