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齊估摸自己可放個七八枝箭,楊亮已滿弓十二次,連放三十六箭,道了聲:“乏力了。”便收弓站立一旁,額頭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待紅巾兒看向草人箭靶,隻見三個草人各中十二枝箭,四枝箭中頭部,四枝中了心口,還有四枝更絕,正中草人箭靶的子孫根。
楊亮謙道:“站定步射方有如此準頭,要是奔射,十中**,一次射一枝箭,速度還要快些,十發十中,論到騎射,準頭就不如公子。”
接著為紅巾兒示範講述了連珠箭法的諸般要訣,“勢如追風,目似流電,滿開弓,緊放箭,為馬射總法的要求,並沒有談及精確瞄準。其實經過千錘百煉,拉弓時早已心瞄敵手,何須眼瞄。”
李賢齊插了一句:“快馬疾馳,就在馬兒到了最高處靜止哪一瞬放箭,哪有時間等你精確瞄準。”
楊亮悠然追憶在山中的少年時光:“我家是個獵戶,少年時日日苦練,張弓拉箭,因為箭矢珍貴,先射草垛,待有了準頭,再練活物,射鳥射獸,每日練得雙臂紅腫,方有今日之功。”
李賢齊心有所悟,看來古今凡技藝精絕,都須有大毅力,下過一番大苦功,貝克漢姆那一腳任意球,還不是少年時把懸吊在球門的輪胎當做暗戀的美女,每天加練一百個,次次射進,任意球絕技終究大成。
李賢齊朝楊亮拱手施禮,“楊師今日傳藝之恩,賢齊銘記於心。”
轉頭對紅巾兒喝道:“還不跪謝楊師,傳授紅巾兒連珠箭法。”帶頭跪了下去。
紅巾兒如鐮刀割下的小麥,齊刷刷跪了一地,“謝楊師傳藝之恩,嚴師如父,恩情永銘於心。”
楊亮心懷大慰,連忙扶起李賢齊,“公子快起,微末之技,得公子看重,慚愧,慚愧!”
李賢齊站起來喝令:“紅巾兒列陣!”
轉瞬間一個豆腐塊方陣呈現在楊亮麵前,李賢齊朗聲道:“謹遵師訓,每日練習手指夾箭取箭,搭弦三百次,一月後營前比試。”
楊亮眉頭一皺,欲言又止。
待紅巾兒解散後,楊亮疑惑不解,提醒道:“練箭先練準頭,循序漸進,萬不可操切心急。”
“楊師所言不虛,那是練神射手的法子,紅巾兒多為獵人子弟,這準頭想也不差,軍中的弓箭手要求的是快捷、整齊、力量,一片箭雨覆蓋,任你三頭六臂的本事,也會被射成刺蝟。” 李賢齊態度誠摯,解釋道。
“至於百步穿楊的養由基,那是興趣與天賦,汗珠兒摔成八瓣練成的,軍中操訓是練不出來的,某射幾箭,請楊師指點。”
少年腰背筆挺,挽弓傲然而立。
周身圓活無滯,心神微凝於草人箭靶,左手執星鐵弓,右手如閃電般從大腿上的鹿皮箭套取出一枝特製的風羽箭。
風羽箭即不裝箭羽 ,在安裝箭羽的部位兩端剔槽,利用空氣動力原理,使箭在飛行時保持穩定。
突地李賢齊按之字形疾奔,一箭緊似一箭,激射而出,箭箭穿顱貫腦,五箭後驟然停下,臉孔蒼白,大汗淋漓,雙臂似被弓弦的拉力扯斷了一般,急促呼氣:“楊師,星鐵弓至少是三石的強弓?”
楊亮肅然點頭,“星鐵弓乃草原上的星星鐵所煉,反曲鐵胎弓臂,無名獸筋為弦,弓短易用,冬暖夏涼,堅韌不變形,弓力驚人,乃奚王茹羯心愛之物。”
“奚王茹羯?” 李賢齊驚訝道。
“某正是靠連珠箭法建功,射殺奚王親衛十八人,擒了奚王,被武威郡王從一介獵人,擢拔為土團校尉。” 楊亮淡淡道,旋即盡心指點:“快、準、穩三字要訣公子心有所悟,關鍵在那取箭之法,公子吃虧在年少力弱,正好用這把弓打熬氣力。”
星鐵弓,竟然可以練力!草原上的星星鐵本是隕鐵,鋼質非同一般。
風羽箭斜插在大腿處的鹿皮箭囊內,垂手可取,與牛仔的拔槍術有幾分相似,十二連珠箭法,李賢齊有了悟了幾分。
……
還猶豫什麼,喜愛本書的兄弟,將鮮花票貴賓票水連珠般射來!燕歌豪氣,直教單於折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