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戲言良策(3 / 3)

昨日還在譏諷李賢齊,今日須換笑臉奉迎,上午秦起就在耳邊不停嘀咕,那《隆中對》如何如何,趙無鋒勉強擠出笑容:“大哥,煮完食某給你燒罐水,解解渴,潤潤嗓子。

“嗯——”李賢齊點點頭,不叫你等心服口服,這事就沒完,後招多著呢。

下午,幾個少年用雪壘築了一座小城。壕溝、城門、羊馬牆,角樓、望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張簡至用木棍指著雪城:“城池,內有重城,如長安城,城內還有皇城、宮城。城外有壕溝,羊馬牆。”

張簡至木棍指著羊馬牆與城牆之間的方台:“隔兩百步設弩台,可側擊攻城軍隊,防禦縱深增大。守城不可被動消極,亦需組織守軍出城反擊,臨淮郡王李光弼守太原,利用地道反擊,殲滅了安祿山叛軍萬餘。”

秦起點點頭:“某聽父親講過,本朝守城名將,當推堅守睢陽的禦史中丞張巡為第一,與占優勢的叛軍前後進行了四百餘戰,殺死叛將三百,叛軍軍士十二萬。張巡用兵,不拘古法,雲合鳥散,變態百出,積極防禦,主動出擊,取糧於敵……”

李賢齊一邊聽,一邊琢磨,思索良久,也不言語,叫秦起幫忙,用木棍繩子先畫了個大圓,“大夥兒齊動手,先繞圈挖了一段壕溝,將雪堆在壕溝內側,砌一段筆直的雪牆。”

李賢齊親自動手,在壕溝與雪牆之間壘了一座圓形碉樓,緊靠雪牆。“碉樓比城牆高一丈三,直徑三丈,樓頂設弩台,中間砌內窄外寬的射擊孔,用木板隔為三層,有樓梯相連,最下層儲水屯糧藏箭,有地道通向城外。可駐一隊軍士,築造多角堡就以這座獨立的碉樓為起點,起先為一座戍所。”

“隔二百步築第二座圓形碉樓,依山靠河,據地理選擇先後,可據民力強弱,逐步建造,少則兩三年,多則五六年,又是軍堡一座。”

“地道既可出擊敵軍,敵軍也可用此法來攻城,在城牆內挖一條深二丈,寬一丈的深溝,用木橋與城內裏坊相連,坊門處多備條石,城破可堵塞坊門……”

早春的陽光暖意融融,仿佛在耳後呢喃,積雪反射出迷幻瑰麗的色彩,山林寂寂,鳥雀不驚,隻有李賢齊的聲音緩緩在林間回蕩。

“城門內築造甕城,取甕中捉鱉之意,甕城內設藏兵洞。敵軍爬上城牆,攻破城門,在賢齊看來,守城戰以大量殺傷敵軍為主,而不是為了一段城牆的得失,隻要碉樓未陷敵手,敵軍城內地利不熟,我可埋伏巷戰……”

賢齊的守城戰法推陳出新,不拘古法,令張簡至和三位少年耳目一新。

連張簡至的眼裏都透出新奇羨慕的光彩,更不要說那三個少年一臉的崇拜。

李賢齊似有滔天的恨火,咬牙切齒:“張巡守城,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守軍多因饑餓死,殺妾饗將士。某臨此絕境,必誘殺破城敵軍,作為軍糧!”

張簡至和三個少年聽得毛骨悚然。

過了片刻,李賢齊肅然正色:“再好的策略,還需將士去執行。軍紀、戰技、士氣、戰術、謀略,使千百人如一人,帶軍帶得像使自家胳膊一樣方便,方可成為常勝之軍。爾等須知,將士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明日起,除了狩獵外,上午習武討論兵法,下午進行站姿、隊列、軍歌的訓練,這才是山中策的精魂。”

臭小子,不讓你們吃盡苦頭,我就不叫李賢齊,改名燕歌!

連傳三章,看得爽,別忘了投票收藏!燕歌需要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