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學知識取材於現實生活,是實際問題的簡化和模擬。數學教學應聯係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係,體驗用數學的樂趣,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發現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用數學知識較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產生積極的情感。
三、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注意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分析歸納、抽象概括等手段,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操作是學生參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手段,對於小學生而言操作可以使認識的對象與學生之間縮短距離,進行直接的認識活動,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通過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得出結論。如在教學梯形麵積的計算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動手操作,求出梯形的麵積,結果學生想出了許多方法,1.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拚成一個平行四邊形;2.將一個梯形沿中位線剪開,再拚成一個平行四邊形;3.把一個梯形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4.把一個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5.把梯形剪開再拚成一個三角形。由此可以看出,實踐操作喚醒學生自己頭腦中的知識經驗係統,與新知識產生聯係,激起學生探索規律的心向,進而安排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獨立學習的材料,以培養能力、促進發展。同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合作的學習意識與習慣,通過討論與交流,使學生領悟並發現新知識,促進了新舊知識的聯係,有利於調整和擴展學生的認知結構,特別是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課堂氣氛生機勃勃,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個個興趣盎然,保證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紮實基本訓練
我們知道,教學的效果要的不是“一花獨秀”,而是力求“滿園花開”。因此,數學教學中有的放矢、區別對待的基本訓練是不可缺少的,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共同進步。紮實的訓練能使學生熟能生巧,深化理解,鞏固掌握,合理運用。訓練絕不是搞題海戰術,而是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開展有層次、針對性強的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熟能生巧,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數學能力。同時根據訓練結果,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總之,教師必須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從根本上突出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