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本真 靜待生機盎然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謝燕花
摘 要:教育是以人為出發點的,是關注人的生命和發展。生本教育的本質就是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這個本體,高度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眼於全體學生的發展。生本理念運用於作文教學就是尊重學生的意願,關注學生的表達欲望,把習作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強化生命在習作中的提升和發展。
關鍵詞:生本理念;提升發展;貴在得法;堅守真實
生本理念下的作文教學重在尊重學生的意願,關注學生的表達欲望,強化生活化的習作。而現實生活中,作文教學依然缺乏對學生生活的關注,忽視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感受。作文難教,幾乎是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作文教學的現狀並不盡如人意。
現狀點滴
鏡頭一 和往常一樣,開完家長會,不知什麼時候一位家長站到了我的身後:“謝老師,我家孩子寫作文時總要等我說,隻要我不說,就定定地坐著幹等,我問為什麼不會寫,老師沒講嗎?”我頓時驚奇又生氣,每次的習作課上我總會耐心引導。講究方法,這樣我是沒講了?聽她發牢騷,我隻好講明解決的方法:“孩子剛學寫作文,當然得教了,而且要注意方法。”聽了我的話,她才好像有些明白了。
鏡頭二 這次習作是“寫自己經曆的一件事”,我費了近一節課的時間進行了習作前的指導,等學生拿起筆寫的時候我便在教室裏巡視起來。A正在思索,見他一副認真的樣子就沒有打攪他。可是等我巡視回來的時候發現他還愣在那裏: “老師,我一時想不起來,我不知道該寫什麼!”我一時語塞。
鏡頭三 又該到作文講評課了,孩子們可以欣賞到班級中優秀的文章,一邊聽一邊猜測著文章的作者,那心中道不盡的喜悅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傳遞著。作文本發下去後,學生們爭著翻閱著老師的評價。於是我開始朗讀優秀作品,孩子們時而歡呼,時而思考,時而小鬧,我一時興奮,隨機叫了一個孩子:“你來說說,從這些習作中你學到了什麼?”誰知她吞吞吐吐,說不上來。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追本求源
孩子升入三年級,造成習作上的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家長幹涉多,要求高。現在很多家長文化素質普遍較高,很多家長在讀孩子的文章時都抱著成人的眼光,結果在他們眼裏孩子的作文一無是處。其次,教學方法不當。許多老師在作文教學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導時,重形式,輕內容,結果導致學生“舉一”有餘, “反三”不足。第三,教學評價滯後。學生每次作文交上,麵對作文的單一讀者——教師,得到的反饋僅僅是一個分數和幾句評語。因此,每次的作文教學收效甚微。
教貴在法
眾所周知,作文是學生將自己已有生活經驗進行組合、加工後通過文本的形式對外界的傾訴,是學生內心情感的一種釋放。我們應該嚐試去這樣做:
策略一、蹲下來看孩子
學生的習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經驗、表達能力等方麵的限製,難免存在許多不足。畢竟學生不是作家,尤其是剛學寫作的三年級孩子,而我們成人也不是評論家,我們應該明白即使再差的一篇習作,都會有它耀眼的亮點。哪怕是一個優美的句子或一個生動的詞語;再不然就是一個寫得比以前更好的字。蹲下來,我們會發現,我們眼中的世界也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