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教育與管理研究
作者:張桂荷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意在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學生的寫作水平高低影響著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高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本文先分析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然後探討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應試教育下的小學生缺乏對寫作的激情,所寫內容大多沒有中心主題,缺乏感情、脫離現實。個性化作文教學作為新課標下的新理念,注重學生寫作方式、寫作思想的把握,注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和潛在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但是,現階段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文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課堂作文命題俗套,缺少個性化。作文命題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關鍵是所出題目”,“作文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好說,有話要說”。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注重的是給出一個常見的題目,比如“我愛我家”、“我的理想是什麼”、“記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等,這些題目拘泥了孩子的思維,讓他們想不到去如何發揮,也就起不到利用作文傳達心聲的目的。
(二)作文訓練單一,缺少個性化指導。許多老師在作文教學中,麵對開放的教學內容仍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在作文指導時重形式,輕內容。另外,很多教師習慣性的把一些作家的寫作經驗直接用到學生的作文訓練上來,強調學生寫作如何用好句子,比如多用排比,多引用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而不是積極的開發孩子們的實際認知能力,讓作文寫作貼近實際結果導致學生“舉一”有餘,“反三”不足,沒有達到提高學生們寫作技能、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三)作文寫作缺乏思考,內容千篇一律。小學生因智力水平、生活經驗、認識程度、表達能力等方麵的限製,在寫作的時候住住覺得很困難。同時為了追求速度,他們常常是堆砌大量的句子,不往重思考,不願意進行思想情感的寫作,使得文章內容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呈現出千篇一律的情況。作文是學生將自己已有生活經驗進行組台、加工後通過文本的形式對外界的傾訴,是學生內心情感的一種釋放。
二、改進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對策
(一)多搞活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學生隻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調動各種感官,對學習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做好心理準備。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首先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消除學生的懼怕隋緒,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把想說的話寫出來,寫清楚,寫明白。這樣,學生會感覺作文並不是深不可測,也並不難。此外,教師還要開展多種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文方麵的訓練,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比如,教師可以和學生玩一些遊戲,在遊戲後讓學生寫一寫遊戲是怎樣玩的,在遊戲時同學們說了哪些話,怎樣說的,玩得怎麼樣等等。教師還可以先讓學生當堂說作文,邊說教師邊指導,使學生明白什麼內容值得去寫,知道如何去寫。這樣,學生寫作文的難度就大大降低了,學生會感到話到口邊不得不說,意在心間不得不寫。教師還可以通過寫日記、寫信等來豐富寫作的形式,讓作文課變得異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