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語文閱讀教學的品詞析句,既能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鑒賞”(《“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學綱要》)能力與說寫能力,又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在語文教學的語言訓練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訓練是以字詞句段篇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為重點的綜合訓練。它的宗旨就是語言能力訓練。《花兒為什麼又香又漂亮》一文中有“吮吸”一詞和“小蜜蜂傳播花粉又仔細,又輕巧,又耐心,又勤勞”一句。我指導教學時,讓學生熟練朗讀課文後,先訓練學生用“吮吸”一詞和四個“又”各說寫一句話,然後再訓練學生把說寫的兩句話,擴寫成一段連貫、通順的話,這樣做,既是對學生詞句段的說寫訓練,也是對學生體會排比和擬人兩種修辭方法的妙用。
語文教學是進行語言訓練的最好渠道。因此,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進行語言訓練。”
我在教學《國慶之夜》一文中的“有的像百合,有的像玉蘭,有的像荷花”一句時,先訓練學生用三個“有的像”說一句話,再訓練學生擴寫成一段話。使學生對排比和比喻兩種修辭手法的理解與掌握,運用到實際的說寫中,切實加強了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說話寫話課是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專項語言訓練的課程。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一定的內容或畫麵為主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方式的語言訓練課。一節好的說話寫話課就是一節成功的語言訓練課。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說話寫話訓練時,要啟發、引導學生用能夠突出和反映畫麵或事物內容的好詞佳句,切實把說話寫話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真正達到知識向能力轉化,把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紮紮實實地落到實處。
此外,訓練學生抄寫、聽寫詞句和熟讀一些好詞佳句,背誦一些優美、生動的課文片斷或篇章,都有助於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遣詞用語能力的培養,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語文教師,以身作則,修煉語言內涵
語文教師的言語能力是一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客觀的參照體係,具有強烈的示範性,對學生而言接受教師通過能說會寫精讀善聽而再現的言語示範比書麵展現的視覺言語更直接一些,對學生更具有衝擊力。對語文教師而言,教學言語不僅僅是單純是字詞的簡單組合運用,而是語文教師運用自己獨有的思想感情所融合的心智體現。
綜上所述,語言學科教學的目標是豐富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水流千條歸大海。無論我們利用哪種方式、方法和手段去探索和嚐試它,哪怕是曆經失敗或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收獲,隻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能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靈活多樣地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從而促使語文學科的教學,成功地駛向素質教育的彼岸,語文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必將迎來它鮮花爛漫、婉紫嫣紅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