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施“小團體教學”課堂教學模式。“小團體教學”是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認知能力等,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分組形式開展教學。形成一個以小組課、團體課、藝術實踐課相互結合的團體教學模式。
三、優勢與成果
(一)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教師在一次授課中隻能教一位學生,假設一位專業教師帶10個初學鋼琴學生的鋼琴課,同樣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重複10遍,教學效率極低,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開展“小團體教學”,可以將3-4個同學編成一個學習小組,教師在教學時,要講授的知識點隻需講一次,省下時間把問題帶給學生,然後教師再進行點撥、示範、指導,再指出每個同學所存的優缺點,這其中有的是共性問題,有的是個別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注意教師的實際示範行為,加強了理論講解與內容的分析,又注意到了學生學習的方式,使學生明確了練習的重難點與練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形成教學的良性循環,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外延。開展了“小團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外,可以讓學生按小組的形式相互進行練習,充分發揮各種同伴團體的作用,相互交流、彼此爭論、互教互學、共同探究,會的學生指導不會的學生。教師在下一節課中隻要根據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點撥、分析、指導,指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在以後的練習中應該注意的方麵,布置新的作業,逐漸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平,變一人為師為眾人皆師,充分開發和利用教學中的人力資源,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外延。
(三)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注重藝術實踐就是強調鍛煉,這種藝術鍛煉和實踐,對於高中音樂特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提高音樂專業教學水平,檢驗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為活動是團體性,團體成員之間的思維碰撞,激發的火花成為創造的又一源泉,從而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開發。通過藝術實踐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鍛煉他們的藝術表演能力和應考能力,為高考麵試打下良好基礎。
幾年來,我校在藝術特長生培養方麵,教學質量穩步上升,連續兩年音樂特長生的高考成績過線率達100%,專業成績名次在本縣名列前茅,特長生培養已經成為學校辦學的優勢和特色。老師們形象地把藝術特長生培養比喻為我校高中教育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