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那一腳的風采(1 / 3)

月傾山,是川地的一處不起眼的小山,位於樂山市附近,山地海拔僅1000米左右,風景秀麗,山青水美,林木蔥鬱,竹林聳立。

而每到夏日炎炎之際,川地濕熱之氣令人難以忍受,山上卻是涼風習習,氣候宜和,與山下相比,堪稱避暑勝地。

不知有多少富人豪商看中了這塊區域,想收入囊中,作為度假勝地發展,賺個盆滿缽滿絕對不是問題,就是作為私人娛樂場所也是極為享受的事情。

但想法終歸是想法,至今都沒有一個人敢隨便在生意場上談及月傾山的歸屬、發展問題,反而是抱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即便有再大的權勢,再多的財產,也知道有一根底線不能碰觸,有一條路一定要留。

隻因為,月傾山的山頭上刻著,李!

對於普通人來說,李隻是一個姓氏,但若是有人真正進入上層社會的圈子,便必然會了解到這個姓氏的威懾力,如同那月傾山深處的飛龍澗,深不可測。

月傾山山腰處,茂密蔥蘢的竹子錯落有致的站成兩排,在其中間則是一條碎石鋪就的小路,曲徑通幽,在這深處,隱隱約約有一棟裝飾精致古雅的山地別墅,簡約的建築結構結合了中式的基礎韻味和西式的建築符號,取長補短,頗有貼近自然之美。

在別墅後方,有一竹林,青翠如玉,竹林頂端,翠綠的枝葉相互靠近,形成巨大的圓拱狀,將濃烈的陽光與夏日的炙熱隔絕在外。

在竹林某處,修有一小亭,滾圓的紅漆柱子和土黃色的琉璃瓦頂顯得古色古香,那雕龍畫鳳,詩人題字更顯得其小巧玲瓏,妙處橫生。

幽幽竹林,秀氣小亭,妙不可言。

小亭內,有耄耋老者端坐石桌之前,細細品茗,茶香芬芳,氤氳如霧,沁人心扉。在老者對麵則坐著一身著軍衣的年輕男子,他麵如刀削,英俊挺拔,眉宇間銳氣逼人,給人一種陽剛之氣的感覺。

男子輕輕放下手中茶杯,感受著唇齒間餘留的芳香,說道:“每次來這竹林,喝這迷雲茶,都會有不同的滋味,不愧是那邊的茶。”說茶好卻不道明茶之出處,用“那邊”來替代,神色間還帶著某種讚歎,又或許是,敬畏。

老者一頭銀發,但卻精神矍鑠,目光深邃如潭水,臉上深刻的皺紋訴說著時間的滄桑,他微微點頭,笑道:“茶是好茶,但也得遇對了懂它的人,你上一次來這都是五年前了,我這一脈中子孫雖多,也唯有仁青你配喝這茶,也隻有你能夠讓我瞧得上眼了,可你卻……”說到此處,老者流露出惋惜之情。

李仁青謙虛道:“老爺子,您太抬舉我了,雖然我不能留在李家,不還有仁和、仁善、仁武、仁山他們幫忙打理嗎,況且您老一心修道,還看重這個幹嗎?”

麵前這個老爺子自然是李家的老爺子,他身著一身唐裝,雖年過八旬,卻是紅光滿麵,絲毫不見衰弱之相,這竹林別墅便是他平日裏修生養性之地。不說這個年紀能夠有如此精神是多麼罕見,李仁青可是清楚老爺子在李家乃至整個川地的分量。

“那幾個小家夥整天就知道窩裏橫,不堪大用啊。我這些年一心修道,卻也深受因果纏身之苦,幾年來寸步難進,才知道路之艱難,若你肯接下這基業,也可了卻我最大的心結啊。”老爺子深歎到,對於這個孫兒他是極為喜歡,奈何李仁青早年進入國家特種部隊,鐵了心以身報國,這回很不容易才回家探望,不禁想說服他留下。

李仁青苦笑一聲,對此也很無奈,知道在這個話題上不能過多糾纏,遂問道:“據我所知,前些日子一些世家又在蠢蠢欲動,似有北上之意,老爺子您可知曉?”

老人目光平和,麵不改色的說道:“我久在世外,早已不理會生意場上的事,怎會知曉?”他看了眼李仁青,目中閃過一縷微芒。

“孫兒說的自然不是生意場上的事,北方中原之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國之龍脈潛伏,人傑地靈,如今天地似有返青之象,其中變化較之往常更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議,難免會有心懷不軌之徒覬覦,妄想改變格局,我想,老爺子應該明白孫兒的意思。”李仁青臉上掛著淡淡微笑,輕抿一口濃茶。

老人目綻奇芒,重新打量了一下李仁青,歎道:“當真是後生可畏啊,仁青你這次回家原來是來做說客來了,但不管是什麼事,在我看來都是生意,難道此事政府也插上一腳嗎?”

“天地之勢不能逆之,但事在人為,老爺子,您知道我從小的願望是什麼嗎?”

“哦?你自小習武煉體,挑戰各路高手,”老爺子笑了,頓了頓說道:“不是為了成為武術巔峰高手嗎?”

“非也。”

“難不成還是什麼世界和平不成?”老爺子撫著白須,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