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網球季印象(1 / 1)

文:童可欣

從北京到上海,中國的網球記者們剛剛度過一年中最忙碌的三個星期。現在終於有時間放慢腳步,看看風景,大口呼吸,倏然發現秋高氣爽,層林盡染,時間已經進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這一季的中國網球似乎也到了收成的好時節。

最深的印象莫過於無論是中網還是上海大師賽都表現出了少有的一票難求場麵。不僅半決賽、決賽的門票早早售罄,現場座無虛席,從前幾輪比賽開始球迷就表現出超越以往的網球熱情,這和往年主辦方有票送不出去形成了鮮明對比。人們常說評價一項比賽成功與否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票房收入,這些年以來,中國舉辦的兩大國際頂級網球賽事經過了組織觀眾入場、贈票觀摩、觀眾主動索要贈票、觀眾主動買票到主動買都買不到票這樣幾個階段之後,網球球市呈現出的火爆場麵令人欣慰。網球產業鏈上所有環節付出的努力最終都體現在票房提升,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飛躍。

印象之二就是球員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國這兩站比賽的價值。賽季接近尾聲,無論是WTA還是ATP的年終總決賽都有最後幾個參賽名額有待確定,這使得頂尖球員分外注重在級別較高的賽事中搶分的效率。雖然在2009年兩大賽事的級別就已經全麵提升,但是球員對比賽的認識仍需要幾年的醞釀,賽事的價值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越來越充分的顯現。具體例證在於無論男女比賽進入四強的都是世界排名前十的種子,豪華陣容與比賽規格十分般配。這既是比賽發展的結果,也是比賽進一步壯大的根基。揚科維奇和德爾波特羅就分別通過在中網和上海大師賽殺進單打決賽的方式得償所願鎖定總決賽參賽席位,中國的兩站賽事也會因此在他們心中永遠鎖定特殊地位。

印象之三來說說那些細節。2004年在首屆中網奪冠的小威廉姆斯回來了,她以32歲高齡在中網拿下本賽季第10個單打冠軍,氣度非凡,氣場強大。小威那飛揚的卷發,濃重的眼線,豔麗的指甲,舉手投足,一顰一笑,球場上突然怒吼甚至飆淚,無不充滿戲劇張力,讓中國球迷大飽眼福。這位在職業賽場上活躍了十多年的網球女皇出現在年底最後一個皇冠明珠級比賽並最終奪冠的結局堪稱完美,她的到來無疑讓中網更有魅力,謝謝小威。

另一個讓人欽佩的人是喬科維奇,北京奪冠卻將世界第一的排名讓給了納達爾,然而他絲毫沒有浪費時間去遺憾難過、自憐自艾,而是把尷尬和苦澀轉化成專注力,一鼓作氣完成北京上海雙冠衛冕壯舉。在賽場上心無旁騖誌在必得正是偉大冠軍所具備的品質,也是喬科維奇打動球迷的魅力所在。中網頒獎典禮上我故意問了一個問題:“何時重返世界第一?”他的回答機智幽默而又大度:“ATP積分製度是為了獎勵那些全年表現最好的人,拉菲爾今年拿了十個冠軍,他就是那個表現最好的人,成為世界第一當之無愧。而我要做的就是保持住現在的節奏和狀態,去爭取更多的勝利。”還能說什麼呢?欽佩。

費德勒是世界前8中唯一打完上海大師賽後積分排名下滑的人,能否去倫敦參加總決賽已成為真切的懸念。過去十年中費德勒六奪總冠軍,假如他真的缺席大師杯,會讓很多人感到難以接受。費德勒是上海球迷的最愛,也是上海大師賽的票房根基。為了答謝組織者的厚愛,費德勒今年早早就來到了上海參與賽事推廣,不僅為比賽揭幕,還在傳奇球員酒會上深情致辭。球迷打出的標語條幅“我們拿青春來愛你,所以你永遠不會老”令人動容。然而,所有美好的期盼和祝福沒能幫助老將走得更遠,他在第三輪中倒在狀態出色的孟菲爾斯拍下。究其原因,不是上海的球迷不賣力,而是費德勒這種少見的攻擊型打法必須建立在速度的基礎上完成,特製拍麵上極小的甜區要求擊球點高度精確,而肉眼難以察覺的零點零幾秒誤差,對於費德勒來所說就意味著丟分。殘酷在於由衰老造成的速度折損是不可逆的。費德勒現在已是瑞士排名第二的球員,排在瓦林卡之後,不管你願不願意,叱吒網壇多年的BIG 4正在悄然解體。同時這也意味著更多的年輕人會有表現的機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2013中國網球季結束了,世界網球季也接近尾聲。我們很開心地意識到,發生在中國網球季的故事會越來越多地影響世界網球季的走向。這就是我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