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買新鮮蔬菜,並趁新鮮洗好、切碎,立即炒,不要放置過久,以防水溶性維生素喪失。注意:要先洗後切,旺火快炒,不可放堿,少放鹽,盡量避免維生素被破壞。
開始訓練嬰兒吃“硬”食
吃慣了流質的嬰兒,雖長了幾顆牙齒,也像是有了些咀嚼能力,但要吃“硬”食(固體食物),還應有個實習的過程。
讓初為人母忐忑不安的是,什麼時候才能讓寶寶去學吃“硬”東西。因為人們擔心,早了,怕不消化,或堵住嗓子眼兒發生意外;遲了,又擔心不能攝入足夠的營養,影響發育。就此,兒科專家向媽媽們建議:孩子在12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吃固體食物,因為在這個階段,寶寶們通常已能掌握拿東西、嚼食物的基本技巧了。當然,在開始時可將固體食物弄成細片,好讓孩子便於咀嚼。可以先吃去皮、去核的水果片和蒸過的蔬菜(如胡蘿卜)等。
當嬰兒已習慣吃這些“硬”東西後,便可以使食物的硬度“升級”,讓他們嚐試吃煮過的蔬菜,但不宜太甜、太鹹或含太多的脂肪,以免“倒”了胃口,產生厭惡、拒食行為。
在讓寶寶逐漸適應不同硬度的食物時要有耐心,不可過高估計他們牙齒的切磨、舌頭的攪拌和咽喉的吞咽能力。固體食物應切成半寸大小,太大時很容易阻塞咽喉。
硬殼食物,至少要到4~5歲時才適宜吃。試吃時先破成4份,以防“囫圇吞棗”,釀成意外。
日常照料
1歲前的嬰兒喝點什麼好
由於嬰幼兒胃腸功能弱,身體抵抗力差,因此,在選擇飲品上,既要注意營養,又要注意衛生和容易消化。
對於完全以母乳喂養的幼兒,在6個月以前,一般不需要增加什麼飲品;但對於喝牛奶及奶粉的孩子,以及4~6個月以後添加了輔食的孩子,則要適當增加飲品,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那麼,喝什麼飲品好呢?
(1)豆漿:能提供一定量的植物蛋白,增加鈣的補充。
(2)果汁及蔬菜汁:可給孩子提供一定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3)白開水:其味道緩和,對胃腸無不良影響,小兒可常飲。
以上飲品,可供小兒們選擇,但無論什麼飲料,在飲用前皆要加熱煮沸,尤其是豆漿,煮的時間要長一些。此外,飲品不宜濃,以免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由於嬰兒味覺器官未發育完全,味道緩和些並不妨礙他們飲用。
不要抱孩子在路邊玩
我們提倡孩子多到戶外玩,多曬太陽,但不讚成常抱孩子在路邊玩。
馬路上車多人多,孩子愛看,大人也愛看。家長們認為,隻要把孩子看好,不碰著孩子,在路邊玩耍很省事。其實,馬路兩邊是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對孩子對大人都極有害。
汽車在路上跑,汽車排放的廢氣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碳氫化物等有害物質,馬路上空氣中含汽車尾氣是最高的、汙染是最嚴重的。
馬路上各種汽車鳴笛聲、刹車聲、發動機聲等,造成噪聲汙染影響孩子的聽力。
馬路上的揚塵,含有各種有害物質和病菌、微生物,損害孩子的健康。
帶孩子玩耍,要到公園、郊外空氣新鮮的地方去。
疾病預防
痱子的防治
夏天,經常能見到小朋友的頭麵部、前額、脖子等部位都長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密集成片,這就是痱子。
痱子都發生在夏天氣候炎熱時,尤其是又悶又熱的天氣,這是因為周圍環境濕度過高,而氣壓又低,致使汗液排泄不暢,引起汗管周圍發炎。肥胖的小朋友更容易長痱子。
長了痱子最難受的感覺是瘙癢,所以很多小朋友長了痱子就用手抓,抓破了的痱子容易引起皮膚感染。那麼,長了痱子應該怎麼辦呢?我們知道,痱子是因為汗液排泄不暢引起的,所以平時要保持空氣的流通。長了痱子也不要著急,應該勤洗澡、勤換衣服,不要穿已經被汗濕了的衣服,要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幹燥,洗完澡後撲上痱子粉,既能使皮膚幹燥又能止癢。隻要你注意了空氣的流通,又能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幹燥,痱子很快就會消退。當然,如果已經發生了感染,就要請大夫開一些外用的藥了。